第125章 信息编织

记忆女王的冠冕并非冰冷的金属或璀璨的宝石,而是一种流淌在意识深处的温暖光晕,一种与宇宙记忆本源建立的、永不中断的亲密连接。凌天与苏清寒立于“可能性号”那可以俯瞰星海的观测核心,感觉自身的存在仿佛被轻柔地接入了一张无边无际、由无数文明史诗与个体悲欢交织而成的活态网络。以往需要费力解析或被动接收的信息洪流,此刻在他们感知中,化作了无数条清晰可见、触手可及的信息丝线,每一条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等待着被阅读、被理解,甚至…被温柔地参与编织。

“这种感觉,好奇妙,仿佛突然掌握了宇宙的语法。”苏清寒轻声说道,带着初窥堂奥的虔诚与一丝不敢置信的欣喜。她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轻盈划过,一缕极其细微的、关于某个遥远气态巨星内部氨晶舞蹈规律的信息流,便如同被赋予了灵性,顺从地绕着她莹白的指尖翩跹起舞,勾勒出短暂而优雅的几何图案。“以往我们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偶尔触碰到墙壁上的刻痕;而现在,整座宫殿的蓝图与每一块砖石的记忆,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凌天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舰船外壳上一道几乎不可见的、被星际尘埃长期打磨留下的痕迹。那痕迹在他“信息视觉”中,展开成一部跨越数万年的孤独史诗——记录着一颗微小陨石从母体剥离后,在冰冷虚空中漫无目的漂流,最终与“可能性号”短暂交汇的全部历程。闻言,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孩子般获得新玩具的兴奋光芒,咧嘴一笑:“何止是掌握语法,清寒,我感觉我们现在都能当这宇宙史诗的‘特邀编辑’了。瞧好了,给你露一手!”他目光倏然聚焦于旁边悬浮桌上那半杯早已冷却的清茶,意念如最精细的刻刀般微动。只见杯中那些原本随意沉浮的茶叶末子,竟仿佛听到了无声的指令,自发地、迅捷无比地排列组合,在水面瞬间凝聚成一句秀逸的《诗经》句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旋即,又如幻影般悄然散开,恢复成原本杂乱的模样,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噗,”苏清寒见状,不由得掩口轻笑,眼波流转间带着调侃,“凌大编辑,你这算是…动用宇宙级权能来附庸风雅,做些雕虫小技么?”

“非也非也,”凌天收起玩笑之色,故作严肃地摇头晃脑,模仿着古时学究的口吻,“此乃‘格物致知’之实践,于微末处验证咱这‘信息编织’的掌控精度与艺术美感。总不能一上来就鲁莽地去篡改某个星系的诞生剧本吧?那与园丁的粗暴行径何异?需知《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星尘的合成音恰到好处地插入,带着一种经过精密计算的、近乎无奈的幽默感:“检测到超微观尺度、超高精度信息重构现象,作用能级虽可忽略不计,但其技术原理与实现方式…再次成功突破了本机现有所有物理模型与逻辑框架。建议:如果二位需要进一步熟悉能力,舰船内部垃圾回收分类系统的数据流结构相对复杂且…呃…更具‘实践挑战性’,或许更适合施展。”

初试锋芒:修复断裂的文明诗篇

玩笑之余,两人心中都明镜似的清楚这“信息编织”能力背后所承载的沉重份量与巨大责任。很快,第一个不容推辞的真正挑战便透过星尘的信息接收阵列,呈现在他们面前。

那是一段来自某个刚初步掌握星际通讯技术的文明的公共广播信号。信号的主体是焦灼的求救信息,诉说着他们正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壳剧变。但更引人注意的是求救信号载波上附加的一段该文明最为古老、被视为文化根基的创世史诗。这段史诗在跨越漫长星际距离的传输过程中,不幸遭遇了强烈的宇宙射线干扰与本身技术缺陷的双重打击,变得支离破碎,大量关键段落、核心意象、甚至连接逻辑的词汇都丢失或错位,对其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而言,这无疑是濒临断绝的危机。

“能优先放大并分离出那部分史诗信号吗?”苏清寒立刻关切地询问,生命医师的本能让她对任何文明的“文化基因”保存都抱有深切的同情。

“信号已分离并放大,但根据初步分析,依靠其自身技术或常规信息修复手段,成功还原史诗完整性的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七。”星尘冷静地汇报,“信息熵值过高,且缺乏足够的上下文关联数据库作为修复参考。”

凌天与苏清寒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言语,心意已然相通。

“试试看?”凌天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嗯,尽力而为。”苏清寒郑重点头,永爱之花在她掌心散发出柔和而坚定的光辉。

两人同时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那片代表着该文明灵魂的、破碎不堪的信息流中。在记忆女王权能的加持下,那些断裂的字节、错位的诗行、模糊的意象、丢失的韵律,不再是令人绝望的混沌噪音,而是化作了一个个具体而微、亟待连接与修复的 “信息节点”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