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最后一艘残船沉下去时,灯笼熄灭前那道微光在陈墨眼里停了三息。
他没动,手指却已掐进掌心。那不是火苗将尽的闪烁,是节奏——三短一长,再三短一长,间隔均等,像某种敲击声。
“调昨夜了望哨记录。”他转身进舱,声音没回头。
柳如烟已在桌前铺开纸卷,墨迹未干的巡防日志摊在灯下。她指尖划过一行字:“戌时三刻,火势渐弱,风向转北。”再往下,“子时初,督战船沉没,湖面归静。”
“这里。”陈墨点在末尾一行小注,“沉船灯灭前,有断续闪光,持续七次。”
柳如烟抬眼:“哨兵以为是余火反照。”
“不是。”陈墨摇头,“是信号。”
完颜玉推门进来,肩上落着夜露。他刚从后山收鹰回来,靴底带进几片湿羽。“雕群归巢时间全记了,三只都晚了半刻。”
“为什么?”
“东线那只绕了远路,飞到李府上空盘旋一圈才折返。”
陈墨抬眼:“它看见什么?”
“没抓东西,也没投信。但飞回来时翅尖抖得厉害,像听过响动。”
“响动?”柳如烟皱眉。
“不是风。”完颜玉说,“是音律。它受过训,听见特定频率会调整飞行节奏。”
陈墨起身走到沙盘边,拿起一支竹签,在李府位置点了一下。“三短一长,是不是你们驯鹰用的起降令?”
完颜玉一怔:“是。短促三音召集群,长音收翼落地。”
“那就是了。”陈墨声音沉下去,“敌方用摩尔斯电码传信,沉船上的灯笼是发报器。”
舱内静了一瞬。
柳如烟迅速翻出《风月录》夹页,抽出一张薄纸,上面画着三十六种暗号对照表。她对照着哨兵记录的闪光次数,笔尖在纸上划出符号:···— ···— —·· ···
“不全。”她皱眉,“只能拼出四组,后两组缺失。”
“查鸽子。”陈墨说。
“鸽子?”
“三皇子府最近三日有没有信鸽出入?飞行时间、方向、频次。”
柳如烟立刻命人调档。半个时辰后,一张表格摆在桌上。七只信鸽,五出两进,全部在夜间起飞,时间集中在子时前后,飞行路线呈扇形辐射,落点分散,但起飞间隔惊人一致——每两刻钟一只,误差不超过十息。
“不是送信。”陈墨看着数据,“是测试信号接收。”
“什么意思?”完颜玉问。
“他在校准。”陈墨拿起炭笔,在纸上画出时间轴,“每次发信后,放一只鸽子,观察是否有人反应。没动静,就再发一次。直到最后一次,沉船亮灯回应。”
“所以那七次闪光,是确认收到指令?”柳如烟明白了。
“对。而且指令内容,应该和行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