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结束后的几日休养,陈耀祖三人的气色总算恢复了些许红润。
眼见王富贵和刘文书仍因对答案而情绪低落,陈耀祖出言宽慰道:
“富贵,文书兄,府试已过,多想无益。今日天气正好,不如我们去街上逛逛,尝尝府城美食,也好散散心。”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两人的响应。
终日闷在小院里确实无趣,更何况府城繁华,他们还未好好领略。
有王富贵这个“美食活地图”在,根本不用担心会踩坑。
他熟门熟路地带着两人穿街过巷,直奔城南着名的美食一条街。
顿时便扑鼻而来。
只见街道两旁摊位林立,各色小吃琳琅满目:
刚出炉的吊炉烧饼金黄酥脆,滋滋冒油的烤肉串香气诱人,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惹人垂涎,还有热气腾腾的馄饨、汤圆、豆腐脑…
叫卖声、吃喝声、锅勺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
三人从街头吃到街尾,什么糖油果子、驴打滚、豌豆黄、卤煮火烧…尝了个遍。
直吃得肚皮滚圆,心满意足,连日的疲惫和考后的焦虑仿佛都随着美食下肚而被暂时遗忘。
吃饱喝足,下一站自然是书肆。府城的文化资源远非县城可比,对于他们而言犹如宝库。
清雅集内依旧人流如织。
陈耀祖目光如炬,在书架间穿梭,果然发现了不少好书。
然而,一看价格,不禁咋舌——但凡有些价值的典籍,价格都高得惊人,薄薄一册往往就要价数十甚至上百两银子!
陈家如今虽宽裕,但上百两银子也绝非小数目,不可能轻易拿出来给他买书。
就连一向出手阔绰的王富贵,对着标价几百两的孤本珍籍,也罕见地露出了犹豫之色。
陈耀祖暗自思忖,是得想办法赚些“私房钱”了。
抄书?速度慢,收益低,且他的字虽工整却并非出类拔萃,并非首选。
正思索间,他的目光被书肆最显眼位置摆放的一摞摞新书吸引了过去。
书封上印着醒目的书名《寒门书生与高门娇娥》,作者署名“墨玉公子”。
周围不少书生乃至一些小姐打扮的人都围在那里,争相购买,俨然畅销之势。
王富贵也好奇地挤进去买了一本,翻看几页后便啧啧称赞:
“这墨玉公子果然名不虚传,写的话本真是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