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不觉已至四月下旬,眼下正是宝玉的生日。
说来也巧,薛家来的宝琴姑娘,竟也是同一天的生日。
因王夫人随祭不在家,府里不便像往年那般大肆操办张罗,虽少了些喧闹,却也自有一番清雅趣致。
从昨儿起,外头的礼便陆续送到了。
那张道士惦记着宝玉这位“寄名”的弟子,照例送了四样礼,并换了新的寄名符来。
几处常走动的僧尼庙宇,也遣人送了“供尖儿”——就是那供神撤下来的点心寿桃,还有纸糊的寿星、纸马、疏头文书,并保佑本命年的星官、值年太岁的神像,以及周年该换的“长命锁”等物。
家中那些常来说书唱曲的盲艺人(男女先儿),也一早过来磕头祝寿。
舅老爷王子腾那边,规矩依旧,送来的是一套新衣,一双新鞋袜,一百个寿桃,并一百束御赐的银丝挂面。
薛姨妈那边自是亲近,也备了礼,只是比王子腾家略减一等。
府里头,尤氏大奶奶送的是一双鞋袜;凤姐奶奶送的礼倒别致,是一个宫里样式的四面合欢荷包,里面装着一个小巧的金寿星,还有一件据说是波斯国来的稀奇玩物。
又照例往各庙宇散了香火钱,舍了粥米。
宝琴姑娘那边自然也收了不少贺礼,不一而足。
园子里的姊妹们,都不兴那些虚礼,不过是随个人心意,或是送一把题了字的折扇,或是一幅亲笔的字,一张小巧的画,抑或是一首即兴写的诗,聊表祝贺,应个景儿罢了。
这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宝玉便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