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观测对象授权通过。”林浔一本正经地回答,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手臂自然地收紧,将她更密实地圈进怀里。
他深吸一口气,鼻尖蹭了蹭她的发顶,“今日观测结论:目标对象:林宛瑜,睡眠质量评级:A+,晨间愉悦度初始值:高。对观测员存在显着正向情绪反馈。”
“噗嗤,”宛瑜被他逗笑,在他怀里蹭了蹭,“那观测员今日有什么安排?不会又是满屏代码吧?”
“上午有核心数据处理任务。”林浔顿了顿,补充道,“但下午三点后,端口空闲。目标:陪林宛瑜小姐进行非计划性城市漫游探索,允许变量:冰淇淋店、书店、公园长椅发呆。”
他放弃了“概率分布”、“最优路径”等术语,直接用上了宛瑜喜欢的表达。
林浔的转变在于“优先级重置”。
代码和数据依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
他开始主动规划“低效率但高情感收益”的活动,并尝试用宛瑜的语言体系沟通。
而宛瑜,则用她的温柔和幽默,一点点融化他理性的外壳,接纳并享受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厨房里,林浔正严格按照他优化过的“健康双人早餐”流程操作:精确称量的燕麦、特定温度的水、定时煎至完美的溏心蛋。宛瑜则哼着歌,在一旁切着新鲜草莓,准备点缀。
“林浔,盐!”宛瑜伸手。
林浔下意识地想去拿精确到克的电子盐勺。
他的手在空中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宛瑜自然伸出的手和带笑的侧脸。
零点几秒的思考后,他放弃了电子勺,直接拿起普通的盐罐,凭着感觉——是的,感觉——在她摊开的手心上方轻轻抖了几下。
“够了吗?”他问,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
宛瑜看了看手心那几粒细盐,笑容扩大:“完美!林大厨的直觉今天在线哦!”
林浔的耳根微不可察地红了红。这种“凭感觉”的操作,对他而言是全新的、充满未知风险的领域,但因为是她,他愿意尝试,并因她的肯定而获得奇异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