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有此担心!”
王在晋来回踱走几步。
巴掌一拍,说道:“校长不是让牧斋兄组建鸿胪寺吗?牧斋兄可带些才俊干吏,先行去武昌述职,顺便打探打探情况,实在不行,少些实缺就少些实缺吧!省得夜长梦多。”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不知明初兄五万大军可否凑齐。”
王在晋不解问道:“咱们都决定投效校长了,还要凑大军干嘛?”
“谈判需要筹码,明初兄率五万大军北上杨州,与第七旅对峙,如此!我才能谋取更多实缺。”
又去与汉家人民军对峙!
吃了两次大败仗的王在晋,这回心里是真的没了底气。
自己在南京召集大军,其实就是给朝廷做做样子。
毕竟!
那时校长与张凤翼胜负未分,王在晋不敢孤注一掷。
更何况朝廷给的实在太多
可现在张凤翼大败。
朝廷再无大军精锐,可阻止天下异主。
王在晋说道:“我江南营兵火炮辎重,尽数折损在安庆,即便凑齐五万大军,也不是第七旅之敌。”
“又并不是让明初兄真与第七旅交战,只需远远与第七旅对峙,给校长施压就行。”
“好!为了我江南百姓,王某便再冒一次险。”
为了展现江南的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钱谦益特意带上复社四公子等江南青年才俊,一同前往武昌。
与钱谦益心事重重不同。
一群士子书生,倒是一路有说有笑,吟诗作对。
特别是商船过了安庆城后。
看到长江两岸百姓,正成村成村的在田野上,集体开荒,兴修水利。
士子书生们,变得更加兴奋。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仿佛!
盛世在等着他们打造,而且会比眼下做得更好。
越靠近武昌。
长江上就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