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深吸一口气,认真回答:“非常激动,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动力。江亦辰这个角色内心戏很重,我会尽全力去理解和诠释他,不辜负汪导的信任。”
其他演员也分别接受了简短的采访。胡军表示被韩征船长的牺牲精神打动;廖凡说杜宇的硬核和担当很吸引他;袁泉谈到顾南宁的科学精神与人性光辉;张译则强调了林原的奉献与传承。
发布会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演员们被记者团团围住拍照,闪光灯闪烁不停。刘艺菲站在汪言身边,穿着那身帅气的工装,眼神明亮,笑容灿烂,仿佛已经融入了那个即将开启的、星辰大海的故事。
发布会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于汪言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月底正式开机在即,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汪言带着核心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往水晶影业旗下的特效中心“天工映画”。巨大的工作室内,数十块屏幕亮着,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工作。空气中弥漫着主机运转的低鸣和咖啡的味道。
天工映画总经理刘耀文和维塔数码派来的技术小组负责人詹姆斯(James)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向汪言展示了前期进行的基础特效制作成果,主要是关于地心环境的初步概念设计和落日六号飞船内部的动态渲染。
屏幕上,暗红色的熔岩缓缓流动,巨大的地幔晶体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充满了压抑和未知的恐怖感。落日六号飞船在狭窄的岩缝中艰难穿行,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维塔数码的技术主管詹姆斯(James)操着浓重的新西兰口音介绍道:“汪导,根据原着剧本描述,中科院提供的科学依据,我们对地心环境进行了初步建模。
你看这里,熔岩的流动形态、光效、温度梯度,我们参考了最新的地质物理模型,力求在视觉震撼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刘耀文补充道:“飞船内部的渲染,我们参考了国际空间站和深海探测器的设计,但加入了更多‘被困’和‘孤立’的元素,光影对比会更强烈。”
汪言仔细看着屏幕,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半晌,他开口:“压迫感和未知感有了,但……想象力还不够。”
他指着屏幕上翻滚的熔岩:“地心深处,不仅仅是高温高压的熔岩。那里可能存在我们无法理解的物质形态,奇异的能量场,甚至……生命?
我们需要更突破常规的视觉奇观。比如,有没有可能设计一种‘液态光’?或者像巨大神经脉络一样发光的矿物网络?让地心世界不只是地狱,也是一个充满诡异美感和科学谜题的‘异星’。”
他又指向飞船内部:“‘孤立’的氛围是对的,但细节不够。沈静在里面生活了那么久,舱壁上应该有她留下的痕迹——刻下的日期?
小主,
贴着的家人照片?用食物残渣在冷凝水汽上画的画?这些细节才是让观众相信她存在的关键。另外,光影对比可以再极端一点,当主灯熄灭,只剩心跳声时,那种绝对的黑暗和寂静,要用视听语言做到极致。”
汪言又对几个关键场景的特效预演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要求更加突出地心环境的压迫感和飞船的孤立无援。维塔和天工映画的团队都感受到了这位奥斯卡导演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同时也为他的专业和精准所折服。
“明白,汪导!我们会立刻调整方向,加入更多超现实的视觉元素和人性化细节!”刘耀文保证道。
“OK!汪,你的想法非常酷!我们会和维塔总部沟通,调取更多关于极端环境生物形态和能量场的研究资料,丰富这个‘地心异世界’!”詹姆斯也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在怀柔影视基地的巨大摄影棚内,《带上她的眼睛》的道具部门正在加班加点地进行“落日六号”主舱场景的搭建收尾工作。
这是一个1:1还原的巨大舱体,内部结构复杂精密,充满了各种仪表盘、管线、生活设施和科研设备。按照剧本设定,电影超过70%的戏份都将在这个密闭空间内完成,对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真实度要求极高。
而在全国各地,选景组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他们的任务是拍摄电影中江亦辰通过传感眼镜“替”沈静看到的那些壮丽景象:内蒙古的辽阔草原、敦煌的浩瀚沙漠、江南的蒙蒙烟雨、大兴安岭的莽莽林海、南海的碧波万顷……
每天,选景组都会将当天拍摄的素材传回水晶影业总部。汪言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查看。他会在素材上标注意见:
“草原的镜头,需要更多风的痕迹,草浪的起伏要更有层次。”
“沙漠的落日,色彩饱和度可以再高一点,要那种灼热、壮烈、仿佛能点燃灵魂的感觉。”
“江南的雨,不要拍成忧郁,要拍出‘生’的气息,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声音,要清晰收录。”
“林海雪原,增加一些动物活动的痕迹,比如雪地上的脚印,树梢跳跃的松鼠,让画面更有生命力。”
“海浪的镜头,要拍到浪花拍击礁石瞬间粉碎的爆发力,用高速摄影。”
他的要求细致而具体,选景组根据这些反馈,不断调整拍摄方案和角度,力求捕捉到最能打动人心的自然之美。
夜幕降临,水晶影业大楼的灯光渐次亮起。汪言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璀璨的京城夜景。刘艺菲轻轻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热牛奶。
“汪言哥,忙完了吗?喝点牛奶休息下。”她走到他身边,把杯子递过去。
汪言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揽住刘艺菲的肩膀,将她带进怀里。刘艺菲顺势靠在他胸前,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
“累不累?”她小声问。
“还好。”汪言低头,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你呢?剧本看得怎么样?”
“在看沈静被困后,第一次尝试与AI‘ECHO’对话那段。”刘艺菲仰起脸,眼神带着思索,“她在那种绝对的孤独和恐惧中,把AI当成唯一的倾诉对象,那种既依赖又清醒知道对方只是程序的复杂心情……好难演。”
“嗯,需要很强的内心支撑和微表情控制。”汪言点头,“回头让表演老师帮你多设计几个层次。也可以找一些关于长期独居、极限环境生存心理的资料看看。”
“嗯!”刘艺菲用力点头,随即又想到什么,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汪言哥,你说……等我们的特效基地建好了,是不是也能做出像维塔数码那样厉害的特效?像《指环王》里的咕噜那样?”
“当然能。”汪言语气笃定,眼神望向窗外更远的夜空,“而且会更好。青岛那边,阿姨和陈振宇他们正在全力推进。终有一天我们会有属于中国的顶尖特效基地”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刘艺菲靠在他怀里,没再追问。她知道汪言哥心里装着更大的棋局。她只需要演好沈静,演好这个在6800公里深处,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光的女航天员。
月底,《带上她的眼睛》即将正式开机。而属于中国电影工业的深空探索,也将在汪言的掌舵下,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