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绸缪未雨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509 字 11天前

考场之外,人头攒动。前来应试的,不仅有原本的士族子弟,更有许多穿着寒素、甚至面带风霜之色的寒门学子,以及少数在军中立功获荐的年轻军官。他们手持考牌,经过严格搜检,依次入场,神色间既有紧张,也有跃跃欲试的兴奋。

崔琰与王粲作为主考官,巡视考场。看着那些伏桉疾书,或凝神思考的考生,崔琰抚须微微点头:“不论门第,唯才是举,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虽阻力不小,然若能坚持,必能为国选得真才。”

王粲亦道:“确是如此。只看这些考生之精神气度,便知主公此策,已激起了多少沉寂之心。”

考场之内,策论科的题目是“论荆南安民绥靖之策”。有的考生引经据典,大谈仁政德化;有的则结合自身见闻,提出清吏治、兴水利、劝农桑等具体措施;更有一名来自军中的考生,直言“乱世用重典”,主张严惩不法、编户齐民、加强武备以安境。观点各异,却都言之有物,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经历者对治理地方的思考。

陈暮虽未亲至考场,却一直关注着此事。他知道,这次郡试,不仅仅是一次选拔,更是一次宣言,宣告着他陈暮的政权,将打破门阀桎梏,为所有有能力者提供晋身之阶。这些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学子,将成为他治理荆南、乃至未来更广阔疆域的基石。

州牧府后院,晚膳时分。小陈砥正努力地用筷子夹起一块滑熘的鱼片,小脸绷得紧紧的,几次失败后,有些气馁地都起了嘴。

崔婉温柔地鼓励道:“砥儿,慢慢来,手要稳,心要静。就像你爹爹处理政务,再繁杂,也需一件件理清,不可急躁。”

小陈砥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坐在主位上含笑看着他的父亲,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这一次,终于颤巍巍地将鱼片送入了口中,立刻得意地扬起了小脸。

陈暮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对崔婉道:“婉儿教导有方。”

崔婉替他盛了一碗汤,轻声道:“夫君近日操劳,眼见清减。海疆之事,妾身虽不懂,但也知非一日之功,还需徐徐图之,勿要过于焦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暮接过汤碗,心中微暖。也只有在这内宅之中,他才能暂时放下外间的沉重压力。他看着努力吃饭的儿子,忽然问道:“婉儿,你说,若是将来,我要送砥儿去学堂,与那些寒门子弟一同读书习武,你可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