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如今都是朝廷分的,只要是个男丁大家分的都差不多,只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州府才会少分一些。
除去田地外,最能看清楚一家人是否富裕的,不就只有房子了吗?
这两年村里修房子的人不少,但直接是建青砖瓦房一步到位的却不多,算上宋书宴家里,整个村子才只有四户人家。
而这些人家中,宋家没有适婚人选,钱家人口太多,四间青砖瓦房却住了二十多口人,其实也算不上富裕人家。
其次就是村东头打铁的赵家,修了八间青砖瓦房,不过人家的大儿子已经结婚了,小儿子年纪还小,还没有说亲的打算。
最后就是这顾家,一家子人看着也没什么本事,但是挨不住有好女婿扶持啊!
每年的田地都有女婿帮忙种着,再加上这一家子团结还节省,这不一下子就攒下来不少家产了,房子都修了七间半。
顾家也就两个儿子,日后两个儿子分家产,一人也有三间屋子,生好几个孩子都能住下。
正好顾家的大儿子也到了适婚年龄了。这不,村里不少妇人就盯上这块肥肉了。
顾家,家中大姐嫁到了村长家里,而村长家又是这十里八村最富裕的人家,拥有的田地也是最多的。
宋书宴本人也挺有本事的,那么多的田地打理的比谁家的都好,每年打下来的粮食都让村里人既羡慕又嫉妒。
顾青荷家里又买了一百亩田地的事情,他们一家人谁也没有对外说过。
直到第二年春耕开荒的时候,宋书宴又租了两头牛回来开荒,村里人这才知道他们又买地了。
这一次宋书宴可不只是租了两头牛回来开荒,他还契约了两名长工回来。
这两名长工跟之前的短工可不一样,人家是壮劳力,干活能力比妇人强太多了。
这两名长工一个叫赵钏,一个叫陈坪,赵钏是村里人,家里地不多就三十亩,成年男丁就他一个,但实际上他家人口却不少。
老娘媳妇弟弟妹妹儿女加起来十口人,十口人仅凭三十亩田地过日子,还是比较艰难的,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普遍不高。
再加上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已经过了朝廷给的免税期了,之后每年夏收秋收都是要交赋税了,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加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