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农业创新,技术引进促发展

艾琳放下朱笔,兵部与户部的文件已批完。她揉了揉眼睛,桌上还剩一份薄册子,封皮写着“农业司呈报:外国农学家戌抵境通报”。书记官刚换过蜡烛,火光跳了一下。

她翻开册子,上面记录着戌的行程——昨夜入城,暂住驿馆,今日可随时觐见。旁边附了一张清单,列着此人带来的种子样本、耕具图样和三本手写农书。

艾琳合上册子,抬手召来近侍。“传农业司主官酉,半个时辰后偏殿议事。再派人去驿馆,请戌先生即刻入宫。”

酉来得很快。他穿着旧布袍,鞋底沾着泥,进门就说刚从南田回来。艾琳没让他坐下,直接问:“你看过戌的资料了吗?”

酉点头。“看过了。他说的轮作法,我在北郡试过一半。但深翻要到一尺五寸,我们那边犁不动。还有他提的混肥比例,太贵,普通农户用不起。”

“所以你是反对?”艾琳问。

“不是反对。”酉摇头,“是得改。土壤不一样,雨季长短也不一样。照搬不行。”

这时书记官通报戌已到。艾琳让两人对面坐定,自己居中。

戌年近五十,衣服洗得发白,说话很慢。他开口第一句是:“我带的黑麦种,在冻土里能多撑七天。”

艾琳直接问:“在类似产区,亩产比本地高多少?”

“平均高四成。”戌说,“最高六成三。”

“为什么?”她又问。

“三点。”戌伸出三根手指,“一是播种深两寸半,保墒;二是秋收后留茬不烧,护土;三是豆类轮作,养地。”

艾琳转头看酉。“你觉得哪条可行?”

酉沉吟片刻。“留茬可以试。烧秸秆是老习惯,但去年风大,灰飞得到处都是,确实该改。轮作也行,只是豆子卖不上价。深翻……还得看工具。”

艾琳点头。“那就先定三条:第一,开放王室试验田五十亩,划三区对照;第二,由农业司牵头记录每日数据;第三,三个月后看结果再定推广与否。”

酉皱眉。“万一失败呢?百姓会说我们瞎折腾。”

“那就做成铁证。”艾琳说,“成功了,有数据;失败了,也有教训。总比原地踏步强。”

戌第一次露出笑意。“我愿亲自下田指导。”

会议结束,艾琳下令调拨铁犁两架、测墒木尺五把、记事竹牌三十块。当天下午,试验田开始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