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商业谈判,优惠政策引热议

晨光刚照进王宫南厅,书记兵捧着一叠纸快步走入。艾琳正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是昨夜画完的水利图。她没抬头,只伸手接过那叠纸。

“这是近五年的进出口记录,还有各行业作坊的产量表。”书记兵低声说。

艾琳翻开第一页,手指在几组数字上划过。丝绸进口量逐年上升,本地织坊订单却下降了三成。香料关税高,但洋商仍源源不断运来。铁器类商品受限,民间修补多用旧料熔铸。

她合上册子。“请戌和亥进来。”

不到一刻钟,两人到了。外国商人戌穿着深色锦袍,袖口绣着北地商盟的纹样。他坐下就开口:“殿下若肯将丝绸关税降到两成五,我可签下十年专供约。”

本地商会会长亥坐在另一侧,脸色沉了下来。“去年洋布低价涌入,已有七家织坊关门。再降税,手工匠人吃什么?”

戌冷笑:“你们效率低,做工贵,不降价怎么竞争?开放市场才能带来活路。”

亥猛地拍桌:“活路?你带来的都是死路!百姓靠手艺吃饭,不是靠施舍!”

两人声音越拔越高,艾琳始终没说话。她示意书记兵展开一张简图,挂在厅中木架上。

图上有三条线。一条红,代表受冲击大的行业;一条蓝,是民生必需但依赖进口的商品;还有一条绿,标注着有合作潜力的新品类。

“丝绸属于红色区。”艾琳指着图,“过去一年,十六个村子的织工减工三成以上。这不是数据,是饭碗问题。”

戌皱眉:“那就不做这生意了。邻国欢迎我们去。”

“香料呢?”艾琳转向另一列,“百姓日常要用,本地又产不了。这类算蓝色区,可以谈低税。”

亥立刻接话:“但价格得管住,不能随便涨!”

艾琳点头。“所以不能一刀切。我提一个办法——阶梯式关税。”

两人同时看向她。

“不同商品分三类。第一类,像粮食、药材这些民生必需且本地无法替代的,税率定在两成以下,鼓励进口。”

她顿了顿,继续说:“第二类,像丝绸、细布这种容易冲击本土产业的,设进口配额。前五百匹两成税,超过部分每百匹加半成,最高到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