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顿饭下来,谭有荣真是开了眼界。谁想得到这楼屋低矮、门面简陋之地,竟是如此有名的馆子。内里乾坤暗藏,真是个金玉其中的好去处。

酒至微醺,二人又踱进了老裕丰茶馆,啜着龙井,听秀莲唱曲,好不惬意。宋少轩心里明白,若不开口求他办点事,谭有荣终归存着几分戒心。于是凑近些,低声问道:

“大人,您如今手握实权,不知能否帮小的弄些国债?您也晓得,我马上就要毕业,不走动些门路,怕是前途艰难。”

谭有荣一听,脸上这才真正舒展笑容。果然是有求于自己,而且所求合情合理。

说起这国债,原本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发行之时无人问津,只得强行摊派。可朝廷囊中羞涩,压根也没打算偿还,这烂摊子如何收场?

不知是哪位“大聪明”竟想出一计:拿国债捐官!如此一来,原本形同废纸的债券,霎时间成了抢手货。

该付的利息一分不少,实权官员只认这债券才交易。面值上不加个二三成甭想卖到,这变相涨了卖官的价格。

于是,官员中饱私囊,国库捐官之进项反而断绝。可见到了这步田地,上下早已不管国库空虚,只顾填满自己腰包了。

一张银票悄然递过,谭有荣顿时眉开眼笑,连称呼都从“宋小哥”变成了亲亲热热的“宋老弟”。

他四处搜罗债券,再加价转卖给宋少轩。所赚银钱,岂不正是宋少轩巧妙送上的好处?如此既不留痕迹,又实实在在地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而宋少轩也并未将这些债券直接流入市面。他转身走入学堂,在即将毕业的同窗间经营起自己的门路。

同窗之中富家子弟不少,正需打点前程,他便以平价转让,既解人之急,又落得人情。横竖本钱出自齐二爷,自己半点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