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猛地收拢,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起苍白。风呼啸着掠过新生的皮膜,虽不再似之前那般割裂,可每一道皮膜纹路下,都潜藏着尚未被驯服的灼痛。
我坐在浮空岩凹陷处,左手始终护着左口袋,仿佛里面藏着能抵御混沌的唯一希望。那根枝条的温热透过布料,带着若有若无的颤动,似在安抚我内心的恐惧。
识海中,珠子静悬。
上一次它浮现,是在神魂将散之际,以幽光聚拢我的意识。这一次,我不再被动等待。我凝神,将脑中残存的《混沌锻体经》残篇剥离出来,像整理一份破损的档案,逐字逐句送入识海深处。
“推演完整,适配当前肉身状态。”
念头落下,珠体微震,幽光自内而外扩散,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那不是经文,也不是符箓,而是一组扭曲的符号,如同被强行压入规则的异种语言。它们旋转着,与残篇中的空白处对接,一段段补全。
经脉路线延展,原本中断于肩胛的煞气回路被重新连通,向下延伸至尾椎,再逆冲督脉。五脏六腑的淬炼顺序被调整,由“先肺后心”改为“心肺同炼”,规避了我体内因煞气淤积而产生的胀痛。推演完成的刹那,完整图谱在我意识中成型,如同一张精密的解剖图,标注着每一寸血肉的承受极限。
我睁开眼,呼吸放缓。
这一次,是主动引导。
舌尖轻抵上颚,我按照新图谱的路线,尝试牵引外界混沌之气。黑灰色的煞风顺着鼻腔涌入,不再蛮横冲撞,而是沿着推演后的路径缓行。当气流抵达肩胛旧伤处时,原本会引发剧痛的堵塞点,此刻竟如冰融雪化,顺畅贯通。
肌肉纤维在微观层面撕裂、重组,骨骼密度缓慢提升。皮肤下的暗灰光泽加深,像是沉积了一层无形的矿质。我感知到身体在适应,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吸纳。
推演有效。
我暂停运功,将注意力转向识海。那组扭曲符号仍残留在珠体表面,未完全消散。它们与金瞳纹路不同,更接近某种编码,带有频率性的波动。我尝试以图书馆分类法反向解析:A类为低频震荡,B类为间歇脉冲,C类为叠加谐波……符号的排列顺序与B3类信息编码高度相似。
这不是无意义的纹饰。
而是法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我正欲深入观察,神识忽感异样。
左侧三丈外,一道混沌裂缝边缘,传来微弱的波动。不是风压,也不是能量潮汐,而是一种规律性的意识震荡,间隔三秒一次,持续不断。它不具攻击性,却像某种信号,在混沌中缓慢传递。
我收回功法运转,闭目凝神,以分类法对波动进行编码记录。A1:起始频率0.7赫兹;B2:脉冲宽度0.3秒;C4:衰减曲线呈指数型……数据在脑中归档,形成初步模型。
它在“说话”。
或者说,它在重复一段固定的讯息。
我缓缓抬起右手,指尖凝聚一丝神识,如翻阅古籍般,极轻地触向那波动源头。动作控制在最小幅度,如同校对员核对一行微小的铅字,不敢有丝毫偏差。
神识接触的瞬间,波动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