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瑛又刻了一枚“醉梦仙酿”印章作为商标,交给卫兰儿保管。
所有醉梦酒的瓷坛上都贴有精致的名签,上面盖着“醉梦仙酿”四个云雾缭绕的篆字,仿佛增加了几分仙气。
不过,由于酒肆所处之地较偏僻,来此喝酒的都不是有钱人。一般的酒一坛顶多几十文,而醉梦仙酿居然标价五两银子,客人们一见那惊人的价格便不再往下问。
贾瑛却是不急不躁,他将蒸馏设备更加优化,几天下来,制成了几十坛醉梦酒。
贾政夫妇每隔两日便来竹影轩探视一下。王夫人喝了华太医开的药,见宝贝儿子变得越来越好,读书写字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高兴,身上的旧病也慢慢痊愈。
转眼已到了贾瑛进荣国府的第三十二日,这天正逢贾蓉的大婚之日。
作为贾家下一代的长孙,贾蓉的婚礼极尽排场。
宁荣二府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辰时刚过,宁国府朱漆大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朝中王公贵族、文武大臣纷纷登门道贺,可谓宾客云集,高朋满座。
皇太后与史太君素来交好,此番更是格外恩典,不仅赐下明珠锦缎、御酿珍馐,更特遣奉宸殿女官贾元春亲临贺喜。
贾元春,也就是贾宝玉的嫡亲姐姐,早年选入宫中侍奉皇太后,深得宠信。
她寻常难得归家,此番奉旨回府,不仅是为贺喜,亦是皇太后恩准她回来和家人团聚。
贾珍不惜重金,请了京城最负盛名的两个戏班子,对台唱戏。
两个戏班各显神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引得宾客们目不暇接。
正厅里摆着三十六桌大席,连大院里都摆满流水酒宴。丫鬟们端着鎏金酒壶穿梭其间,宾客们的谈笑声与丝竹之音交织成一片。
只有竹影轩内依然安静。
贾瑛终究还是没能参加侄儿贾蓉的婚礼。
由于他的病情又发生“反复”,贾政夫妇严令儿子按照白眉道人的交待,在三十三日内不能见外人。
不过,在贾蓉大婚前一日。贾瑛特地准备了两坛“醉梦仙酿”,让蓓茗送去当贺礼。
阳光明媚,竹影摇动,透过窗户洒在书案上。
贾瑛奋笔疾书,字迹干净漂亮,流转着连绵不绝的洒脱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