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薛明得重视与认可!

陈默一番长篇大论,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从技术趋势到产业安全,再到商业模式创新,最后回归到合作初心。

不仅展现了对联影现状和未来的深刻理解,更指明了潜在的风险和突破的方向,其视野之开阔、思考之深入,完全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更像一个在产业界浸淫数十年的战略专家。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薛明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着陈默,之前的审视和客气已经完全被凝重和欣赏所取代。

陈默提到的几个关键瓶颈和未来方向,正是他日夜思考,甚至在某些方面尚未完全理清脉络的难题。

半晌,薛明缓缓开口,语气不再是之前的官方客套,而是带着真正的探讨意味:“陈总,你刚才提到的AI算法对硬件参数的补偿作用,具体在哪些影像模态上你认为潜力最大?又如何量化这种价值,说服我们的研发团队和客户?”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专业的问题了。

陈默从容应答,引用了公开的学术研究和一些行业前沿动态,结合联影已发布的产品路线图,进行了清晰的分析。

夏天此时适时地补充了一些关于数据驱动算法优化的技术细节,虽然言简意赅,但直指核心,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薛明微微颔首,又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关于供应链风险,你提到的几个核心部件,目前国产替代的进度和难点在哪里?你认为资本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催化作用?”

陈默结合前世模糊的记忆和今生的调研,指出了几个关键领域的现状和可能的突破路径,并强调了资本在连接“实验室”与“生产线”、加速“工程化”和“商业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郭斌华也分享了华盛在推动高端制造领域投资和资源整合的一些案例和经验。

一问一答之间,气氛越来越热烈。薛明的问题越来越深入,甚至开始谈及联影未来三到五年战略规划中一些尚未对外透露的困惑和抉择。

陈默虽然无法先知先觉所有细节,但他基于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市场趋势的宏观把握,总能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看法,或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

郭斌华则凭借其深厚的商业底蕴和人脉视野,在宏观政策和产业协同上给予补充。

这场原本计划一小时的会面,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结束时,薛明亲自将郭斌华和陈默等人送到办公室门口,他用力地握着陈默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激赏和一种找到“知音”的感慨:

“陈总,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不瞒你说,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有深度、又这么切中肯綮的见解了。你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思路,是格局!”

薛明转向郭斌华,语气郑重:“郭董,感谢你带来了这么一位出色的年轻人。关于华盛和默婉的投资我会认真考虑,但是具体的还是需要开过董事局会议后才能有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