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三万大军

“不愿意跟我干拉倒,谁稀罕?”钱富贵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然后挨家挨户找街坊邻居招工去了。按照他的构想,一个施工队需要好几名娴熟的木匠、砖匠、石匠和十几名小工。小工最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如果实在找不到男人女人也可以将就。

毕竟,早一天招够人,可以早一天开工早一日赚钱。

最好找那些熟悉的,管理起来方便。

相似的一幕,同时发生在贡院、文庙。

苏文带过来的这群百姓中工匠居多。

工匠往往比什么都不懂的百姓更有眼光和执行力,他们当中很快就产生了十几个工头。现在人群都住在棚户里面相对集中,招起工匠和小工来也十分方便。

甚至就连一些妇女,都被工头招为小工。

对于曾经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千里追随苏文到翼州而来的人群,工头们更加愿意招揽他们,而不是招翼州的本地百姓。

毕竟大家曾经一起经历过患难,曾经有着共同追随苏文的理想。

一大批施工队成立之后,如今苏文带过来的这群百姓当中就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了。他们由一些妇人照看其日常起居,就等着家里的顶梁柱把银子赚回来。

等到民居区那边的房子修好之后,他们就可以搬过去住了。

之前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跟着苏文过来之后,能够分到土地安安心心种地。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能一直靠修房造屋赚钱,而且还赚的很多,好像就不需要分土地了。以前他们是农村人,对土地的需求很迫切,但如果在城里有事可做有银子可赚,而且粮价也平稳,对土地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他们也会从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

就在人群忙碌起来的时候,苏文对黄文彦、海大彪等人的案子进行了审理。

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群情激愤,纷纷怒斥他们曾经欺压百姓,罪不容诛。

之前他们或许能用伪善的面具欺骗世人,但现在他们完全骗不到大家了。百姓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以前的生活怎么样,两相对比,谁才是真正为百姓好一目了然。

最后苏文判处了几个主犯,以及几个重罪的恶奴斩刑。

百姓们心满意足,感叹苍天有眼,善恶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