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痼疾随冬埋旧壤 . 恩情似日耀新天

一个月后,虞玉兰出院了。冬末初春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泼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仿佛能一直焐进骨头缝里,驱散所有沉积的寒意。

河西新修的土地庙前,黑压压的人群早已聚齐,人头攒动,如同涌动的潮水。

老赵站在用新土垒起的土台上,洪亮的声音如同撞响的铜钟,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

“乡亲们!河东解放了!压在咱们头上的大山,被推翻了!土改!现在!立刻!就开始!”

他的话语点燃了人群的激情。

虞玉兰的目光扫过人群,在角落处看到了田步仁。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头埋得低低的,几乎要抵到胸口,仿佛想把自己缩进尘埃里。

当老赵高声宣布,田步仁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据点、协助起义、并献出大部分田产分给穷苦乡亲。

经组织研究决定,给予他“开明士绅”的待遇时,田步仁猛地抬起了头!

浑浊的老泪再也抑制不住,顺着他布满深刻皱纹的脸颊滚滚而下。

他颤巍巍地、无比艰难地对着土台方向,深深地、几乎九十度地作揖,腰弯得像一株被暴雨彻底打蔫、再也直不起腰的老稻子。

在他身后不远处,他的儿子穿着一身崭新的灰布军装,腰杆挺得笔直,精神抖擞地站在解放军队伍里。

那张年轻脸庞上洋溢的朝气和希望,与当年姬家那些翻身的小伙子们,是何其相似!虞玉兰的目光也捕捉到了张吉安。

他也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军装,熨烫得笔挺,远远地,朝着她的方向,无比郑重地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眼中的神色复杂无比,饱含着深深的感激、重获新生的激动。

以及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坚毅,如同经过烈火淬炼、百折不挠的精钢!虞玉兰远远地望着他,微微颔首。

料峭的春风吹动了她鬓角新添的几缕白发。后来听说,这小子在南下解放大上海的战斗中,为了炸毁敌人的核心堡垒,毅然抱着炸药包冲进了枪林弹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