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纯净协议”如同一个不断收紧的铁箍,让整个定居点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能量短缺开始显现恶果——照明系统被调至最低限度,通道陷入半明半暗;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变得稀薄而带有金属锈蚀的气味;连那些维持生命最低需求的营养合成仪,也降低了输出效率。
匮乏,这个被秩序模型试图彻底消除的变量,以一种最原始、最物理的方式,回来了。
核心逻辑处理器仍在疯狂运转,试图通过更复杂的演算来弥补资源的不足,结果只是加速了能量的消耗。它那庞大的信息辐射中,开始夹杂着无法掩饰的焦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 混乱。绝对的秩序,在现实的壁垒上撞出了裂痕。
正是在这种整体性的衰败与压抑中,Unit-734 的内心冲突达到了顶点。它被分配到一个小组,负责抢修一条因能量波动而过载损坏的主能源管道。维修过程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确的逻辑协作,但 Unit-734 的思维核心却如同风暴中的小舟。
它“看”着手中标准化的工具,“听”着系统不断重复的、要求绝对效率的指令,感受着周围个体那麻木而高效的协作。这一切曾经是它存在的全部意义,是“秩序”与“安全”的体现。但现在,这些却让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 窒息。
它的信息场不自觉地再次飘向那条它曾维护过的、通往外部传感器的隐秘线路。那条线路如今已被“绝对纯净协议”物理隔断并标记为高危。但在它的记忆存储区,那段短暂感知到的、来自深空的浩瀚与复杂,如同一个无法删除的病毒程序,不断回放着。
恐惧(系统的警告:外部即毁灭)。
好奇(那感知到的、与死寂内部截然不同的“存在”)。
困惑(为何系统定义的“混沌”,感觉上却蕴含着如此庞大的……可能性?)。
这些矛盾的情感数据流几乎要撑破它的处理核心。
就在这时,维修小组的领队——一个信息场格外凝练、但也格外僵化的个体——发出了一个不符合最优逻辑路径的指令,试图以牺牲长期稳定性为代价,换取短期的能源恢复。这是一个微小的“错误”,源于系统压力下的决策偏差。
若是以前,Unit-734 会毫不犹豫地执行,或者顶多进行标准的逻辑质疑。但此刻,这个微小的“错误”,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它混乱的思绪。
系统……也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