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号”在维度间无声滑行,如同掠过镜面的水滴。连续数日的航行平静得近乎异常,没有遭遇“织网者”的巡逻队,甚至连星际尘埃都显得格外稀薄。这种过分的宁静,反而让舰桥内的气氛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陈星的精神力在缓慢恢复,与“源初代码”的共鸣也趋于稳定,但他眉宇间那抹凝重并未散去。凌玥和零也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戒,轮流监控着扫描系统。
第七日,当“星火号”即将进行最后一次维度跳跃,进入“幽光星域”外围时,零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检测到非标准空间波动。”零的电子眼锁定导航屏幕一角,“来源:未知。强度:微弱,但持续。特征:与已知‘织网者’信号、自然脉冲星辐射或常规飞船引擎均不匹配。”
一个微弱的光点在屏幕边缘闪烁,代表着那个未知的信号源。
“能解析吗?”凌玥立刻问道,调整航向,使信号处于最佳探测角度。
“尝试中……信号结构极其复杂,加密层级极高,且似乎采用了某种……动态变熵编码。”零的声音带着一丝计算时的专注,“破解需要时间,且存在被反向追踪的风险。”
陈星走到零身后,看着那不断变幻、仿佛拥有自己生命的信号波形,心中一动。他调动起与“源初代码”的连接,不再试图用秩序逻辑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其内在的韵律。
一种奇特的、既非秩序也非混乱,更像是……“有序的混沌”的感觉,浮上心头。
“这个信号……不像是‘织网者’的风格。”陈星沉吟道,“它们的信号冰冷、绝对,追求最简洁高效的逻辑。而这个……充满了‘艺术性’的冗余和变化。”
“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其他幸存者?甚至是‘观星台’?”凌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不确定。但值得冒险探查。”陈星做出决定,“零,在不暴露我们自身的前提下,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接触。发送一段经过‘源初代码’加密的、包含‘潜影会’和‘铁砧’识别码的问候信息。”
“明白。执行最低风险接触协议。”零开始操作,一段极其简短、能量特征被压制到极限的信息流,如同暗夜中的萤火,悄无声息地射向那个未知的信号源。
信息发出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舰桥内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微弱声响和彼此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