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变成了一个庞大而紧张的工坊。以往用于耕种和建设的精力,此刻全部投入到了这项近乎疯狂的“混沌屏障”计划中。
卡兰带领着侦察队和所有能动用的人手,按照陈星绘制的、充满复杂几何学的图纸,在绿洲外围的特定方位挖掘坑基,埋设下用玉化树枝、导能水晶碎片以及从废墟中搜集来的稀有金属熔炼成的共振器基座。每一个基座的位置都经过陈星反复计算,必须与绿洲的地脉能量节点以及巨树的秩序场产生精确的谐波关联。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且要求精准,稍有偏差便可能导致能量流紊乱,甚至引发不可控的后果。卡兰几乎不眠不休,亲自监督着每一处基座的建造,汗水混着沙尘在他脸上结成了硬壳。
绿洲内部,艾拉长老指挥着女性和年长者,以及那些心灵手巧的年轻人,进行着另一项精细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制作共振器的核心。他们将小块玉化的树枝雕刻成特定的、非对称的符文形状,然后浸泡在精心萃取的、浓缩的源初池水精华中。池水中蕴含的生命与情感能量,需要被缓慢地引导、融入符文内部,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腻感应的过程,急不得。
同时,艾拉还挑选了十余名心思纯净、情绪稳定的幸存者,在池水边进行着特殊的冥想。他们不需要去思考复杂的能量回路,只需要放空心神,去感受池水的温暖,回忆生命中那些最珍贵、最充满希望的时刻,将这份纯粹的情感印记,如同奉献祭品般,缓缓注入池水之中。这是为屏障注入“灵魂”的准备。
陈星自己则坐镇中央,以信标石碑为控制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着整个屏障的能量模型。他需要将“同步奇点”的短暂秩序、“逻辑坟场”的现实不确定性、“心象残渊”的情感映射,这三种截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变量”特性,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内紧外松的混沌结构。
他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消耗着,大脑如同超载的运算核心,处理着海量的数据和推演。他时常站在石碑前一动不动数个时辰,只有额角不断滑落的汗珠和眼中飞速流转的紫金光芒显示着他正在进行的庞大工作。
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流逝。每一天,绿洲上空的隐匿力场似乎都变得更加不稳定,偶尔甚至会短暂失效片刻,露出外面昏黄的天空。每一次失效都让所有人的心揪紧,仿佛能听到“织网者”巡逻单位逼近的无声脚步。
压抑和紧张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他们都知道,这是在为生存而战。
七天后,所有的外围共振器基座终于建造完成。一百零八座形态各异的玉石化符文核心,也全部浸泡完毕,散发着柔和而活跃的能量波动。参与冥想的幸存者们,也与池水建立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他们的意志仿佛融入了那汩汩流淌的泉水中。
一切准备就绪。
最后的时刻到来。陈星将所有人召集到源初之池旁,包括那些孩子。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写满紧张、恐惧,却又带着决绝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