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申海大道政府遇袭案”彻底宣告结束。
来自东京本土的最终裁决,为喧嚣数日的骚乱画上了一个句号。
尽管陈轩在报告中,将大部分责任都推给了伪政府,但本土不是傻子,不可能真的相信那份报告。
相反,日本之所以扶持“申海大道政府”,其最终目的乃是为了稳定申海和淞沪占领区,以便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支持前线的战争。
自围困金陵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
帝国士兵被牢牢的挡在城外,无法越雷池一步。
持续的流血,大量的物资消耗,让内阁非常不满,催促军部尽快攻占金陵,增加政治上的筹码,惩罚华夏抗日并迫使华夏改变政策,打击华夏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瓦解华夏的抵抗力量。
所以,表面上不可能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伪政府,可以警告,但不能打击过重。
即使做做样子,对特高科、宪兵队、派遣军也不能一点惩罚都没有。
所以……
佐藤健太郎,记大过,留职察看。
宪兵队中泽胜男中佐,被解除职务,降为少佐,调往沦陷区一个县城,负责当地治安。
派遣军小林光一少佐,被记大过,调离申海,发配至华中前线某个步兵联队。
一场本应掀起滔天巨浪的重大事件,就这样落下帷幕。
“五十大板”落在特高科、宪兵队、派遣军三方身上,完全不痛不痒。
尤其是佐藤健太郎,所谓的“留职察看”,在土肥原贤二急需用人之际,几乎等同于毫发无伤。
至于另外“五十大板”,则落在新成立的“申海市大道政府”及其警察局身上。
“此事全权交由特高科处理,务必将所有潜伏的抗日分子连根拔起,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同时,日本又给予伪政府大笔经费,扩充机构,扶持代理人,督促伪政府迅速投入工作,恢复申海秩序,稳定经济和商业。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土肥圆自然明白本土的意思,将此事交给了在本次事件中表现惊人的小野寺信彦。
这个时候,张发魁挑选的精英也通过秘密渠道,陆续抵达申海,随后便被陈轩安排加入警察局。
一切正如陈轩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另一边,特高科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