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冷衙录事初尝寂 热宴州城暗惊变

华灯初上时分,凌录事从州衙唤了空闲的轿夫,前往那名曰“望海楼”的酒楼。路程不远,约莫一刻钟便到。

若外地人乍闻此名,或会联想到钱塘观潮望海之景。此楼确是地地道道的台州本土酒楼。台州临海,辖内有大小岛屿无数,其中尤以临海之“大陈”、温岭之“石塘”等岛礁闻名,海商云集,擅于南北之间贩运米粮、海货。本朝东南沿海有“钻天台州遍地闽”之说,指的便是台州商帮与闽商之活跃。

至望海楼门前,早有沈府仆役等候,见凌云下轿,便引他上了二楼。

楼上雅间以一大圈屏风围隔,内里传来隐隐丝竹之声。凌云步入,便见沈文沈大官人坐于席间,搂着一位身姿妖娆的美人,不知说到了什么趣事,正仰头开怀大笑。旁边还坐着一位文士,凌云也认得,正是天峰文会有过一面之缘的宋问古。

沈文见凌云进来,放开怀中女子,起身拱手笑道:“中秋一别,月余未见,今日小先生荣任州城,沈某不胜欣喜啊!”

凌云还礼,开门见山问道:“听闻此次任职,沈大官人从中使了力?”

沈文面露得色,摆手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那崔刺史恰是家祖昔年门生,帮你换个清要闲职,不过举手之劳。”

“感谢?清要闲职?”凌云闻言,一时无语,只得凝视沈文,心中五味杂陈。

沈文犹自卖弄其见解:“以沈某看来,为官之道,格调当以清贵为上。君不见新科进士,皆争先恐后欲入翰林,图的不就是那天下第一清贵之地么?如今这‘贵’字,沈某或许无力助你,但这‘清’字,却是能帮上一二的。唯有此等逍遥闲散的文职,方与小先生你的诗名才情、名士品调相得益彰啊!”

若是在未曾掌权之前,凌云或许会感激一番,能过清闲日子自是求之不得。但自从在县里尝过了权力带来的风光滋味后,他如今哪还有心境去坐那冷板凳,徒惹家乡人嘲笑他越混越回去?

他任巡检时,在宁海虽不敢说横行乡里,但至少也是说一不二,颇有权势。原以为此次流转,最多是平调至他县继续担任县尉,熬够资历再图升迁。谁曾想阴差阳错,被沈大官人和赵司马联手“相助”,竟摇身一变,成了这纯文案文职。

眼见沈文竟还是一副办了天大好事的模样,凌云心中郁结难舒,暗道:你与那赵老儿,简直是坑我不浅的同案犯!人家进士争当翰林,难道是图清闲?看中的是那“宰相摇篮”的远大前程!同理,我凌云所求,又岂是区区清闲?沈大官人您地位超然,即便职务清闲也无人敢怠慢,依旧手握无形权柄,可我凌云哪有这等根基?

凌云异常苦恼,此番又与沈大官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了巨大错位,思维再次无法对接。当初就怕沈文行事不着调,才不敢轻易相求,结果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他的“好意”。“下官如今分理司马厅事,然赵大人处终日无所事事,下官枉食朝廷俸禄,心中实在有愧。”凌云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