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刑房巧断赝品案 前门巷内暗藏机

翌日清晨,凌云早早起身,在县衙官署内候命。衙役来报,赵司马一行傍晚方到,这一整日似乎并无紧要公务。他心思活络起来,盘算着是否趁机溜回长街巡检司,再过一把“山大王”的瘾头,傍晚前赶回即可。

出门走在长廊上,却被刑房周典史拦下。周典史面色有些古怪,拱手道:“凌大人留步,刑房刚接了一桩讼案,案情…似乎与大人有些关联,下官不敢擅专,特请大人一同参详。”

“与我有关?”凌云闻言,大感惊奇。如今他好歹也是暂权一方的巡检,谁人如此大胆,敢攀咬到他头上?反正闲来无事,他便随周典史往刑房走去,心中倒是起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思。

时光回溯至半个时辰前。刑房内,周典史刚升堂坐定,便接到书吏呈上的一份状纸。展开一看,乃是长街镇乡绅孙员外,状告城隍庙庙祝张老六诈骗钱财。

“传原告孙员外,被告张老六上堂!”周典史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穿着绸缎长衫、面色愤懑的中年文士,和一个缩头缩脑、眼神闪烁的干瘦老头被带了上来,正是孙员外与张庙祝。

孙员外先行礼,陈述案情:“启禀典史老爷!在下平日喜好收集些名人字画、古玩雅器。前日听闻,城隍庙张庙祝处,藏有本县才子凌探花的亲笔真迹一幅。在下慕名前往,与张庙祝谈好价钱,付了定银。谁知…谁知他竟以一张粗劣不堪的赝品充数!在下找他理论,他竟百般抵赖!求老爷为小民做主啊!”说罢,呈上所谓“真迹”作为证物。

周典史接过那幅字一看,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只见纸上写着八个大字:“心诚则灵,有求必应”。这字…结构松散,笔画歪斜,墨迹浓淡不均,实在难以入目。他久在刑房,也见过些文人墨宝,心道:若这真是那位诗才惊世的凌探花所书…那可真真是…字不如其诗了!

再看张庙祝,跪在地上连连喊冤:“青天大老爷明鉴!小的给孙员外的…千真万确就是凌探花当日亲笔所书啊!小的…小的亲眼看着他写的!绝无虚假!是…是孙员外他自己眼力不济,认不出真品,反倒诬赖小的!冤枉啊!”

周典史听得头大。这类民间交易纠纷,标的又不大,县令明府通常授权他们这些胥吏审理即可,若事事亲力亲为,岂不累死?他再瞧那字,越看越觉得是蒙学童子的习作,怎可能是凌探花手笔?更何况…他隐约听过些风言风语,说凌探花与这张庙祝的娘子…似有不清不楚…这庙祝莫不是仗着这点关系,有恃无恐,弄了幅假字糊弄人?

想到此,周典史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张老六!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这字如此拙劣,岂是凌探花所为?分明是你以次充好,欺诈良善!来呀!大刑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