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连平见闻
在连平招待所那张坚硬的板床上,王超却睡得出奇香甜。连日奔波积累的疲惫,终于在这样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里得到了释放。第二天清晨,他是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声唤醒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在房间里投下温暖的光斑。
同屋的老周,还在打着均匀的鼾声,嘴角甚至挂着一丝晶亮的口水。王超轻手蹑脚地起身,没有惊动他。简单洗漱后,他站在窗边,深吸了一口清晨凉爽的、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今日秒杀已然刷新。
【飞鸽牌自行车票3张】,0.01分。
【沪市大白兔奶糖20斤】,0.01分。
【全国粮票(通用)100斤】,0.01分。
王超目光一扫,心中微动。自行车票和全国粮票,可是紧俏货,奶糖能给家里弟妹解馋,送人佳品。意识微动,三分钱扣除,三样物品悄然入库,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接着,他仔细“翻阅”昨天秒杀到的【地方特产信息一份(粤北地区)】。那信息流简洁明了:连平紫皮大蒜出名,新丰香菇是好东西,还有翁源李子、南雄板鸭……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钱副科长顶着两个还没完全消下去的黑眼圈,对聚在走廊的众人嘱咐:“同志们,大家就在附近转转,别走远了,注意安全,尤其要保管好介绍信!”
“知道了,钱科长,您就放心吧!”老周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应和,显然睡饱了精神头不错。
王超揣上两包之前准备的“大前门”香烟,溜溜达达地走出了招待所。街道两旁多是灰扑扑的砖瓦房,早上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空气中混杂着蔬菜的泥土气、淡淡的牲畜味和各种听不懂的粤北方言叫卖声,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王超在集市里慢慢转悠,目光敏锐地扫过一个个摊位。很快,他就被一堆堆紫皮大蒜吸引了注意。这些大蒜确实如信息所说,个头饱满,色泽鲜亮。
他走到一个刚卖完一担青菜、正坐在扁担上歇脚的老农旁边,递上一根烟,用带着江西口音的普通话搭话:“老叔,歇着呢?您这大蒜长得可真好,颗颗饱满。”
老农看起来五十多岁,脸膛黝黑,布满皱纹。他接过烟,没有立刻抽,而是熟练地别在耳朵上,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后生仔,有眼光!这都是自家地里种的,用的是农家肥,味道冲,够劲!”
王超自己也点燃一根烟,顺势蹲了下来,像是拉家常:“老叔,咱这大蒜这么好,供销社收的话,啥价钱啊?”
一听这话,老农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叹了口气:“唉,收是收,价钱压得低哩!辛辛苦苦种一季,也落不下几个钱。可不卖给他们,咱这平头百姓的,又能卖给谁去?”他摇摇头,语气里透着无奈。
“是啊,咱们农民不容易。”王超附和着,又递过去一根烟,“我听说,有些外地来的同志,也喜欢咱这的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