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气氛看似融洽的时候,陆飞却突然开口了,他指着设备旁边一个临时放置物料的小推车,问道:“王厂长,这个推车按照规定应该放在划定的黄色区域线内吧?现在这样稍微超出线外,虽然不影响通行,但严格来说,也算是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中的定置管理要求。”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个确实超出了地面黄线约十几公分的普通手推车上。
王超心里一沉。陆飞果然开始发难了,而且是在这种细节上,当着陈丽花的面。这看似是小问题,却足以扣上一个“管理不精细,安全意识淡薄”的帽子。
车间主任脸色一变,刚要开口解释是刚才上料时临时推过来没及时归位,王超却抬手制止了他。
王超脸上没有露出丝毫被刁难的不满,反而露出恍然和诚恳的表情:“陆副厂长提醒得非常对!这说明我们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安全教育还存在盲区,再小的隐患也是隐患。”他立刻转向车间主任,语气严肃,“老李,立刻整改!并且要在今天的班后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再次强调定置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每一位工人都牢记在心!”
车间主任连忙答应,亲自上前将手推车规规矩矩地推回了黄线区域内。
王超又对陈丽花说道:“陈主任,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感谢陆副厂长和检查组的及时指正。我们会立即进行全厂范围内的自查,举一反三,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这番应对,态度端正,反应迅速,把一次可能的责难,转化成了展现执行力和整改决心的机会。
陈丽花看了陆飞一眼,又看了看王超,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就好。安全生产就是要注重细节。”
陆飞推了推眼镜,没再说什么,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晦暗。
接下来的检查,陆飞变得更加“认真”。他仔细检查了器材的维护记录,查看了电路开关的防护罩,甚至连仓库里物资的堆放间距都要拿尺子量一量,找出了一两个无关痛痒但确实不符合条文规定的小问题。
王超始终保持着配合与诚恳的态度,对每一个指出的问题都当场记录,并立即安排人员跟进整改。他的沉稳和务实,与陆飞略显刻意的吹毛求疵形成了对比,连跟着检查的街道干事看陆飞的眼神都渐渐有些微妙。
检查的最后一项,是查阅安全管理台账和制度文件。回到会议室,陆飞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审阅着那些文件,试图找出逻辑漏洞或者与上级最新指示精神不符的地方。
就在这时,王超对小李低声吩咐了几句。小李点点头,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不一会儿,小李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几个白色的瓷盘,瓷盘里是几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看起来十分紧实干燥的饼状物。
“陈主任,各位领导检查辛苦了,这是我们厂技术小组最近利用新设备,刚刚试制出来的一种耐储存干粮,还不太成熟,请各位领导顺便尝尝,提提意见。”王超适时地开口介绍道。
这正是张保国带着人连夜改进出来的干粮样品。用的是炒熟的米粉、豆粉为主料,掺了少量糖和油,经过低温长时间烘烤,极其坚硬,但确实能长时间保存,而且顶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