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步步设防!

虽说汉东经济底子不薄,可许多关键环节仍需上级点头。

就拿光明峰项目来说,他正打算申请设立新城区,

借势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京州乃至全省的发展。

可这特区能不能立起来,最终还得看国务院批不批。

此刻望着那枚鲜红的大印,李达康内心震动不已。

赵立春的影响力竟已深至此处?他脑中一闪念:要不要走一趟赵家门路?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形势再清楚不过——沙瑞金此番来汉东,本就是冲着赵立春来的。

现在所有的政绩,都会记在沙书籍头上。

赵老若不出手搅局,已是万幸,哪还能指望他助力?

这种层级的事,岂是一个地市一把手能插得上话的?

盯着那枚朱红印章良久,李达康终于起身,朝杨志伸出手去。

“哎呀,杨主任,您早说啊,害我刚才还提心吊胆的。

您可能不了解,现在京州那些开发商,一个个变着花样来找项目,我都快成香饽饽了。

国有资源不能乱动,一点差池都不行,您多包涵。”

语气热络了许多,脸上也堆满了笑。

对李达康这番转变,杨志心知肚明。

地方上的大员,哪个不是人精?

人人都是戏台上的角儿。

他知道对方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来头,

所以才特意亮出这份文件,逼他正视现实。

至于李达康嘴里的顾虑,他当然清楚。

就连光明峰新区的报批材料,还是他亲手转呈的。

发改委管的就是这些大事。

他对李达康这个人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早有耳闻。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只懂得搞开发、炒地皮、卖楼盘,

可李达康偏偏敢想别人不敢想的——建经济特区。

这在全国都少见,此人的确敢闯敢试。

要是这事真成了,省掌的位置基本就稳了。

这一点,在高层已有默契。

但问题在于,这人是个“工作狂”。

这是他唯一的短板,却又与众不同——

他的拼命,并非作秀,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让人既佩服又头疼。

杨志心里清楚,李达康不是好应付的角色。

但他也没退缩,伸手握住对方的手,轻轻摇了摇,感慨道:

“李书籍,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您这名字,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

那个经济特区的构想,还是我亲自递上去的。

思路新颖,很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