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得含蓄,却也算留了余地。
夸张是有一点,但在当下语境里,这已经是尽可能划清界限的方式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赵立春倒台,本质是一场派系洗牌。
只是这场清算,必须披上正当外衣。
你可以指责他对不起某些人,但要说他对汉东整体发展的影响——
功远大于过,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哪怕是加上赵瑞龙的劣迹,也改变不了这个基本判断。
赵瑞龙的处境,说到底也不过如此。
从某个角度看,他也只是这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他的问题,原本可轻可重,但眼下需要他来揭开帷幕,那就注定轻不了。
这就是规矩,谁都绕不过去的规矩。
这一点,他们心里都明白。
高育良把话头拉回来,意思再清楚不过——在这间屋子里,他对赵瑞龙的态度是认真的。
至于赵立春,不过挂个名,走个过场罢了。
这种分寸,沙瑞金懂。
体制内向来有这么一种默契:对老领导,讲究一个“敬”字。
嘴上不说,但人人都看在眼里。
通常情况下,曾经的下属都会主动退后一步,不掺和、不搅局,甚至到最后,还会亲自送一程。
这是一种传承。
像侯亮平那样,一心拿老师当垫脚石往上爬的,终究是极少数。
大家心知肚明,但从不点破。
沙瑞金今天来,并不是要逼高育良表态站队。
他真正的目标,是赵瑞龙,更是祁同伟。
而其中最关键的,恰恰就是祁同伟。
如今真正掌握全局的,正是这个人。
赵瑞龙的命运,最终还得听他一句话。
沙瑞金对此心如明镜。
他之所以铺这么多话,其实都是为了把路推到祁同伟面前。
他需要高育良出面,推动祁同伟做出那个决定,再用力推一把。
沙瑞金不在乎什么伪证不伪证,他知道祁同伟能把事情办得滴水不漏。
可问题是,自己的话在祁同伟耳朵里,分量有限。
利益一致时还好说,一旦出现裂痕,谁也不敢打包票。
所以,必须由高育良来说这句话。
尽管两人在常委会上的态度真假难辨,但有一点无法否认:在祁同伟心中,高育良的话比自己管用。
师徒之间的情分,岂是普通上下级能比的?
沙瑞金顺着对方的语气接了下去:“赵瑞龙这事儿,你我心照不宣。
现在他成了突破口。
至于赵立春那边,你不必插手,联署名字就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该你的,一分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