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反复向上级申请,才得以带出来。
因为阿利的死对他们来说打击太大。
如果阿利真的叛变,那沈华这次行动出现疏漏也就说得通了。
可问题是,沈华和刘建明共同策划的方案本该万无一失。
若无人提前察觉并反制,绝不会节外生枝。
正常情况下,林坤理应在第一次收网时就被拿下。
可偏偏那次交易,林坤根本没有露面。
这说明什么?肯定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
但如果只是简单提醒,林坤也不至于完全缺席——毕竟那是笔大买卖,利益巨大。
除非有人跟他深入沟通,让他确信危险迫近,否则他不可能轻易放弃。
林坤按理说一定会露面,可他非但没现身,反而躲得无影无踪,这就显得极不寻常。
因此,经过一番查探后,焦点自然落到了阿力身上。
阿力这个位置很微妙,是个难下定论的节点。
如果有人硬要说阿力此刻仍忠心耿耿,那林坤根本没理由缺席教育现场——他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
正因如此,阿力的问题变得棘手起来。
有了之前阿里的教训在前,刘建明的上司意识到,刘建明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大的动作。
为了不让内部人员遭受牵连,这位领导干脆把手上掌握的所有卧底名单全都交给了刘建明。
“刘建明,我没看错的话,这些可都是绝密资料吧?”
“你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这些机密文件摆在我面前?”
“你就不担心我一旦掌握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会做出什么不利于你们的事?”
沈华盯着刘建明摊开在桌上的那一堆材料,心里五味杂陈。
他真不知道该说刘建明是聪明还是糊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换作别人,或许会明白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本该用来与高层周旋、换取更大筹码,可刘建明却一股脑儿全拿给他看。
若是上面的人觉得刘建明在这次行动中能起关键作用,才愿意透露这些内容,那也说得过去。
可如今这些东西竟被直接送到沈华眼前,让他亲自过目,这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沈华当即就点明了其中的风险:“你这么做,不怕惹麻烦?”他并不想占这种便宜。
其实他真正关心的,只是地藏组织里有哪些人是警方的内应就够了。
可刘建明倒好,竟然把所有卧底的完整档案都带来了。
你说沈华要是推说没看——谁信啊?可要是承认看了,将来一旦针对某些人采取行动,旁人难免会怀疑他是故意借机清除异己。
这种两头受气的局面,谁能不窝火?所以当沈华看到刘建明如此行事时,心里也不禁打了个问号:当初选这个人合作,到底是不是个错误?
“我跟你坦白讲,沈华,”刘建明语气诚恳,“如果没有你配合,我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我把这些资料带来,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要让你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