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娃的条陈尚未写完,北疆的战报便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师。扩廓帖木儿用兵果然狠辣刁钻,大同外围数个堡寨相继失守,守军损失惨重,城墙多处被轰天雷炸开缺口,情势岌岌可危。徐达、冯胜率领的援军虽已星夜兼程,但抵达尚需时日。
战争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朝会上,争论的焦点完全集中在了如何支援大同上。粮草、军械、民夫……每一项都需要海量的钱粮支撑。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和清洗的朝堂,效率难免受到影响,争吵与推诿时有发生。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田娃那份字迹因伤痛而略显歪斜,却条理清晰的《北疆军需宝钞应急筹措疏》,经由直奏渠道,悄然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条陈中,田娃并未空谈大道理,而是提出了数条极其具体、可立即操作的方案:
其一,由户部紧急授权,允许大同守军在当地及周边府县,凭加盖特殊印信的“军需宝钞凭证”,直接向持有大量粮食、草料的商户(尤其是已加入特许商会体系的商户)征购物资,承诺战后由朝廷统一以盐引、茶引或未来税收优惠结算。此举可绕过繁琐的中央调拨,就地解决部分燃眉之急。
其二,启用扬州、苏州等商会网络,利用其成熟的运输渠道,将库存的部分非紧要但军中急需的物资(如成药、皮革、帆布等),以“宝钞预付+盐引结算”模式,火速运往大同方向,交由徐达大军接收。
其三,建议陛下明发谕旨,宣布北疆战事期间,宝钞与金银铜钱等值流通,凡向官府或指定商户出售粮草、车辆、民夫服务者,优先以宝钞支付,并可凭宝钞优先兑换官盐官茶,以此快速集中民间资源。
其四,严令各地宝钞兑换所,必须保证宝钞与铜钱的小额兑付畅通,稳定民心,防止因战事引发金融恐慌。
每一条建议,都直指当前后勤保障的痛点,并且充分利用了田娃一手建立起来的宝钞和商会体系,将金融工具与战争需求紧密结合。
朱元璋仔细阅罢,久久不语。他仿佛能看到,那个脚踝重伤、卧于病榻的臣子,是如何忍着剧痛,殚精竭虑地为国谋划。这份条陈,不仅是在献策,更是在用行动证明他的忠诚与能力,无声地回应着之前的所有猜忌。
“传旨。”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就按田娃所奏,即刻办理!着户部、兵部协同落实,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