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搜身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2703 字 13天前

“去金山大埠的车每天两趟,现在去还能赶上晚上那趟车。老李头你会英文,你去买,三等移民车厢,票价3美元。”

“拿着这些钱,走!现在就走!”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决,像是要把所有的懊悔和自责都压进胸腔里。他知道,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他得让这些人活着离开,哪怕只有几个。

至于他自己?

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泥地,还有窝棚之间的臭水和麻木。

这里还有账要算。

————————————————————

冬日的萨克拉门托火车站笼罩在灰蒙蒙的空气中。

煤烟和蒸汽混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咳嗽。

林阿生缩着脖子走在队伍最前头,破棉袄的领子早已磨得发硬,扎得他脖颈发红。身后跟着小顺子和老李头,以及七八个佝偻着背的铁路劳工。

他们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棉衣,肩上扛着用草绳捆扎的包袱,脚上的绑腿草鞋早已破旧不堪,露出黝黑皲裂的脚趾。

站前广场上挤满了白人旅客。戴圆顶礼帽的绅士挽着大撑裙的淑女匆匆走过;裹着厚呢子大衣的爱尔兰工人三五成群,酒气混着粗粝的笑声在寒风中飘荡。

当这群华工挤进人群时,周围的白人纷纷侧目,有的捂住鼻子后退,有的低声咒骂“清国猪”。小顺子缩了缩脖子,老李头则佝偻着背,浑浊的眼睛始终盯着地面,仿佛这样能减少存在感。林阿生咬紧牙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林阿生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刺过来。

或轻蔑,或嫌恶,像是打量一群误入宴席的野狗。一个穿蓬裙的妇人提起裙摆绕开他们,走过的风里带着刺鼻的香气,风里夹着一声清晰的“黄皮猴子”。

“低头,莫对视。”老李头压着嗓子提醒,手指死死攥住衣角。他太熟悉这种目光了,几年前初到美国时,码头卸货的爱尔兰苦力都是这种眼神。

不过那时,其他白人的眼神更多是好奇,转眼几年过去,为何这份眼神里带了鄙夷?

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上的报纸媒体把他们渲染成了何种形象,他只是困惑,继而愤怒悲哀,却仍旧沉默不敢说话。

售票窗口前的队伍缓慢蠕动。三等移民车厢的票口用木栅栏和其他车厢的队伍隔开。

林阿生盯着前面佝偻的背影,那是个头发花白的华工,正用学来的几个生硬的英文单词反复解释:“去三藩……做工……”

售票员却始终垂着眼皮,指尖不耐烦地敲打木台,直到对方哆哆嗦嗦摸出沾满汗渍的钞票才甩出一张车票。

轮到林阿生时,玻璃窗后传来一声嗤笑。“又是清国佬。”满脸雀斑的售票员捏着鼻子,仿佛他们身上带着瘟疫。

队伍末尾的小顺子突然踉跄了一下。

身后有个戴鸭舌帽的白人青年故意撞上来,劣质烟草的气息喷在他耳后:“滚回你的洗衣房去!”周围爆发出一阵哄笑。

车票攥进掌心,林阿生后背已浸透冷汗。

然而未等他们转身,两道黑影便堵住了去路。来人穿着黑色的大衣,带着礼帽,高个的那个用转轮枪敲了敲掌心:“行李检查。”

包袱被粗暴地扯开,浆洗的发灰的衣物、玉米饼、水壶稀里哗啦散落一地。

矮个侦探一脚踩住老李头的藤编箱,箱盖被他粗暴地扯开,不多时,几十枚银鹰洋叮叮当当滚出来。

“藏得挺深啊?”

他弯腰拾起硬币,手上还捏着一沓搜出来的绿钞。林阿生浑身血液冲上头顶,那是陈九塞给他们的钱。

鹰洋比纸钞值钱,他们舍不得用,买票是用的自己做工的积蓄。

“求您……”老李头扑通跪下,努力搜刮着肚子里的英文单词,“这是我攒下来的工资……要寄给家里人的…..”

话音未落,棍子已砸在他肩头。

“说什么呢…..叽里咕噜的听不懂….”

小顺子尖叫着想扶人,却被高个侦探揪住辫子拽倒。林阿生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他想动手,脚底却千斤重,喉头涌上的屈辱被他生生咽下。

他怕,怕枪也怕死。

此时他才明白,陈九那时候意味深长的眼神,血气之勇谁都有,敢于搏命从容赴死的心志却难得。

银币被搜刮一空,侦探们仍不罢休。矮个子的靴尖碾过散落的玉米饼,碎渣混入泥泞。

他啐了一口,忽然抓过林阿生的衣领。

“说!”

“是不是那帮暴徒的同伙?”

“你们是不是之前烧了工业区?”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