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评论已经吵翻了,有人跟着指责顾言“不尊重原创”。
也有人反驳“改编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白露语气里带着点慌:
“言哥,这怎么办呀?”
顾言眼神却很平静。
他对着电话那头的沈明说:
“我知道了,明哥,你不用急,等下我发条浪博澄清。
另外,词的版权费我是不会给的。
我用的是《牡丹之歌》的旋律框架,词是我全新写的‘五环’,跟他的原词没有半分重合,真要要授权费,也该是曲作者来。”
电话那头的沈明像是松了口气:
“顾总说得对!我就知道你心里有数!咱们工作室所有人都站你这边,不管是舆论还是后续的事,我们都是你的后盾,绝对不让你受委屈!”
挂了电话,顾言打开浪博编辑界面,刚敲下“关于《五环之歌》改编的说明”几个字。
白露突然又拽了拽他的胳膊:
“言哥!京都音乐学院官博发浪博力挺你了!”
顾言抬头看去,京都音乐学院的官博赫然写着:
【京都音乐学院V:力挺顾言老师!今天顾言老师在我校的讲课中,现场改编《牡丹之歌》,仅沿用原曲谱框架,所有歌词均为原创,未使用《牡丹之歌》原词的任何独创性内容,完全符合《着作权法》中关于“合理改编”的界定,不构成侵权。
音乐创作本就需要创新与突破,个别人士借此事炒作蹭流量,实属不必。
我校始终支持良性的音乐创作交流,也相信顾言老师的版权意识。】
这条浪博还附带了现场授课的完整视频片段。
顾言直接转发了这条官博,连配文都没加——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可风波并没有就此平息。
没过十分钟,浪博上来自一个叫“京都中徳文化传媒”的账号:
【京都中徳文化传媒V:
本公司已获得乔雨先生关于《牡丹之歌》词作品的相关授权,就顾言先生未经许可改编并公开表演该作品、侵犯改编权一事。
已正式向津门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顾言停止使用《五环之歌》,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及合理费用10.25万。后续进展将及时公示。】
这条动态一出,网上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不同立场的网友各执一词:
【乔雨是谁?很出名吗?这明显蹭流量呀!】
【曲爹高徒就改编就不尊重原创吗?支持乔雨。】
【楼上说什么屁话呢?音乐学院都说了,词没有使用或借鉴《牡丹之歌》歌词中具有独创性特征的基本表达,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