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所废墟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带来了更深的悚然。工程队在最深层的破碎穹顶下,发现了一间未被完全摧毁的隔离密室。密室的材质正是那种非金非石的黑色物质,其上残留的规则标识与“虚空阴影”的相似度高达惊人的92%!
密室内部的景象更是令人不安:墙壁上布满了无法理解的尖锐刻痕,中央是一个破碎的、类似束缚装置的基座,周围散落着几具扭曲的、非人形的骨骸,其结构违背生物学常识。
“这里…根本不是圣所的核心实验室…”陈雪看着传回的数据和影像,声音发颤,“这更像是一个…监狱!或者说…封印之地!圣所或许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座遗迹,它更是一座…镇压着某种可怕存在的牢笼!而最后的爆炸…”
这个推论让所有知情者不寒而栗。圣所的牺牲拯救了世界,但是否也无意中…打破了某个古老的封印?山岳立刻下令将整个废墟区域划为最高禁忌区,封锁消息,并由他最信任的直属卫队接管防务,任何研究必须在绝对安全和隔离的前提下进行。
与此同时,张浩医生领导的医疗与环境监测部门,在持续分析全球大洋的水样和大气样本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极度不安的、持续性的异常趋势:太平洋深处,尤其是原海底节点所在海域,那种本应被彻底中和的“潘多拉”原生体规则标识,其残留读数非但没有持续衰减,反而在过去三周内,出现了极其微弱、却无法用任何已知自然过程解释的…回升!
数据曲线平滑而坚定,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在人类无法触及的万米海沟之下,或许存在着一个未被发现的、仍在缓慢运作的“潘多拉”污染源!
林凡和徐婉的感知印证了这一发现。当他们将意识沉入规则层面,仔细“聆听”那片海域时,能隐约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顽固的“杂音”,如同深渊中永不愈合的伤口在低声呻吟。
“必须弄清楚那下面到底还有什么!”林凡态度坚决。
山岳调动了所有能动用的深海资源:“海龙”级深潜探测器、“巨蟹”号深海作业平台、甚至秘密部署的无人潜航器舰队,对目标海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拉网式精细探测。然而,那片海域的地形极其复杂,海山林立,裂隙纵横,强洋流与磁场干扰严重,探测屡屡受挫,一无所获。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被深海的诡异回响所吸引时,来自星空深处的威胁,以一种远超所有人预料、且更符合其恐怖本质的方式,投下了第一道冰冷而不可名状的阴影。
最高战略联席会议的特派员再次紧急到访,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情报,而是一份来自联合深空监测网络的、最高紧急等级的警报,以及随之而来的、弥漫在知情者心中难以驱散的巨大困惑与恐惧。
“大约七十八小时前,我们位于月球背面的‘广寒’量子波动监测站、L2拉格朗日点的‘巡天’深空望远镜阵列、以及欧空局位于火星轨道的‘火星之子’空间环境探测器,几乎同时捕捉到一系列…无法用现有物理模型解释的空间结构特性异常。”特派员的声音在绝对隔音的会议室里显得异常干涩,他调出的并非清晰的图像,而是一系列令人费解的数据流和频谱图。
“不是小行星,不是飞船,甚至不是已知的任何形式的能量爆发。”他指着一段剧烈波动的曲线,“该区域的空间曲率、背景微波辐射的偏振特性、甚至真空零点能的涨落模式…都发生了极其微妙但确实存在的系统性偏移。这种偏移…正在以缓慢但恒定的速度,朝着太阳系方向扩散。”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皱紧了眉头,这描述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其危险性。
陈雪忍不住问:“这意味着什么?某种我们未知的宇宙现象?”
特派员沉重地摇了摇头:“最初我们也这样希望。但随后,‘巡天’阵列对其进行了超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试图寻找任何可能的物质或能量源,却一无所获。那里…什么都没有,就像宇宙本身在那个区域‘生病’了,物理规则正在变得…‘不同’。”
他切换了画面,屏幕上并排显示着两段极其复杂的能量签名图谱。一段来自当前的异常区域,另一段则标注着“档案:回响之间‘虚空阴影’规则扰动残留”。
“我们将异常区域的规则标识,与圣所数据库中记录的、‘回响之间’晶体所保存的‘虚空阴影’最微弱的规则扰动残留特征进行了比对。”特派员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吻合度超过百分之六十九。并且,这种吻合度随着异常区域的扩散,正在缓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