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代际之思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娄晓娥终于忍不住开口,“晓儿刚回来,有什么想法慢慢说。柱子,你也别着急,孩子也是为店里好。”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火气,摆了摆手:“这件事到此为止。‘何记’怎么走,我心里有数。你现在要做的,是沉下心来,把后厨的活儿摸透,把咱们的菜吃明白。其他的,以后再说。”说完,他起身离开了餐厅,留下何晓一脸愤懑地坐在那里。

这次激烈的冲突,像一道裂痕,出现在何家内部,也悄然影响了“何记”的氛围。何晓虽然暂时偃旗息鼓,但明显带着情绪,工作中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对后厨的“慢节奏”和“老规矩”流露出不耐烦。后厨的老师傅们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位“少东家”的不同,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些担忧未来的变化。

欧阳文山得知情况后,私下找何雨柱谈心。

“柱子,晓儿有想法是好事,年轻人嘛,总想干一番大事业。你们父子俩这样硬顶下去不是办法,得找个方式沟通。”

何雨柱叹了口气:“欧阳主编,我不是顽固不化。资本、扩张,我不是完全反对。但前提是,不能丢了‘何记’的根本!晓儿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数字、模型,根本不懂一口好菜是怎么来的,不懂那些老伙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让他从基础学起,是为他好!不然,将来他怎么接手?靠算账吗?”

“我明白你的苦心。”欧阳文山点点头,“但沟通方式可以变通一下。或许……可以给他一小块试验田?比如,把新开发的外卖业务或者新店的甜品部交给他打理,让他在实践中去体会你所说的‘根本’,也让他证明自己的能力?堵不如疏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欧阳文山的建议,让何雨柱陷入了沉思。或许,是该给儿子一个机会,也让他在碰撞中成长。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何雨柱思考如何缓和与儿子的关系时,一个从新加坡传来的消息,让他暂时无暇顾及家事——AMCC的林博士发来邮件,告知一个突发情况:原定于下季度举办的第二期“中式融合菜研修班”,其中一个重要的赞助商突然撤资,导致项目预算出现巨大缺口,面临搁浅的风险。林博士希望“何记”能否考虑增加投入,共同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