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治本清源路漫漫 凤栖梧桐业初成
沉疴须用猛药医
清江水库藻毒素污染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本就暗流涌动的江州官场掀起了惊涛骇浪。这起事件不仅让民众陷入了恐慌,更引发了人们对当地环境监管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强烈质疑和追责呼声。
林昊宇静静地站在清江水库的大坝上,任凭略带腥味的湖风吹拂着他的脸庞。他的目光凝视着眼前这片曾经清澈见底、如今却因藻华而隐隐泛着异样颜色的广阔水域,心情异常沉重。
尽管政府采取了透明处理和及时供水等措施,暂时缓解了民间的恐慌情绪,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治,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林昊宇深知,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对执政者智慧和决心的严峻考验。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在他身后,站着环保、水务、农业、规划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他们已经连续在此勘察、研讨了数日。
林市长,环保局长指着水域监测报告,语气沉重,根据我们最新的全面摸排,清江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积弊已久。上游沿岸,存在十七个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不全,直排、渗漏现象严重;流域内农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四十;还有部分历史遗留的小型散乱污企业,虽然已经关停,但早期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仍在持续影响水体......
问题纷繁复杂,犹如一团乱麻,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以及跨区域协调治理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绝非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甚至不是一任领导能够完全处理妥当的。
农业局长眉头紧皱,面露难色,他深知其中的困难程度。要让养殖场立即进行升级改造,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而农户们也不可能立刻改变他们长期以来的施肥方式,这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推行起来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阻力大就不做了吗?林昊宇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难道要等到下一次,下下次藻华爆发,更多的老百姓健康受到威胁,我们再来开今天这样的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