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审计利刃寒光现 常委会上锋芒露

作者:朱氏春秋

“断头路”拆迁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同在沉寂的云海政坛投下又一颗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县长林昊宇的威信随之攀升,其务实、果决、且能啃硬骨头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这并未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收敛,反而使他们更加焦躁不安。

常务副县长孙海峰尤其如此。拆迁背后“王老七”那条线虽然暂时没烧到他身上,但林昊宇这种步步紧逼、不断削弱他影响力根基的做法,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不能再坐视林昊宇继续积累声望和权力。

而就在这时,那把一直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省审计厅的审计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深度挖掘后,终于露出了它最锋利的刃。

在省审计厅副处长苏晚晴的带领下,审计组不再满足于零敲碎打的询问和常规账目核查。她们依据前期发现的疑点和线索,精准选择了几个与孙海峰关系密切、且资金流量巨大的历史项目作为突破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延伸审计和关联方调查。动作之大,力度之强,远超之前。

很快,一份沉甸甸的、初步发现问题线索的汇总材料,被秘密报送到了县委书记陈国华、县长林昊宇和纪委书记王强的案头。

材料中的内容触目惊心:多个项目存在巨额资金流向不明、违规招投标、虚报冒领财政补贴等诸多问题,虽然材料用语严谨,多用“涉嫌”、“存疑”等词,但其中隐含的指向性,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心惊肉跳。

陈国华书记看完后,脸色阴沉得可怕,在办公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深知,这把火一旦烧起来,势必燎原。

林昊宇看完,则显得异常冷静,只是眼神愈发深邃。他等待的时机,正在成熟。

王强书记更是摩拳擦掌,证据链正在不断补齐和完善。

该来的总会来。在一次例行县委常委会议上,大部分议题进行完毕后,县委书记陈国华环视一圈,语气沉重地开口:“同志们,还有一个需要通报的情况。省审计厅驻我县审计组,近期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县部分历史财政项目的初步审计情况通报。里面反映出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有些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常委都屏住了呼吸,知道重头戏来了。孙海峰的瞳孔微微收缩,放在桌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