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五人小组 初试锋芒
县委小会议室,椭圆形的红木桌旁,云海县权力核心的五人——县委书记陈国华、副书记郑国栋、县长林昊宇、纪委书记王强、组织部长赵芳——依次落座。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今日酝酿的人事议题,牵动着全县的神经。
陈国华主持,开门见山:“今天小组会,主要议一议财政局和政府办两个岗位的人选问题。赵部长,你先说说组织部门的考察意见。”
组织部长赵芳,打开文件夹,语气尽量保持平稳:“好的,陈书记。根据前期摸底和初步考察,结合岗位要求,组织部提出了建议人选。” “财政局长岗位,主要考虑了两位同志:第一位是县审计局局长高宏远同志。该同志政治坚定,熟悉全县经济工作,领导经验丰富,尤其是审计业务精通,对规范财政管理有很大帮助。第二位是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裴浩然同志。该同志业务能力非常突出,是省财政系统有名的专业型干部,视野开阔,对上协调能力强。”
“政府办主任岗位,主要考虑了:现任副主任刘志安同志,该同志长期在政府办工作,熟悉运转流程,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较好;另一位副主任赵伟民同志,作风扎实,任劳任怨,原则性强。”
赵芳的汇报,看似中立,实则顺序和措辞都暗含倾向,将孙海峰力推的人选放在了前面并给予了更多肯定性评价。
郑国栋捧着茶杯,吹着热气,仿佛事不关己。王强面无表情,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陈国华看向林昊宇:“昊宇县长,谈谈你的看法。”
林昊宇放下笔,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国华身上,语气沉稳,不疾不徐: “陈书记,各位同志。财政局和政府办,是县政府的左膀右臂,人选问题至关重要,必须慎之又慎。” 他首先定下基调,显示其重视程度而非个人争权。
“我先谈谈财政局长人选。”他看向赵芳,“赵部长介绍得很全面。高宏远同志确实是老审计,业务熟悉。但是——”他话锋微微一转,却重若千钧,“正因为他是老审计,才更不应该去财政局。”
此言一出,赵芳脸色微变。郑国栋抬了抬眼。王强嘴角似乎有一丝极细微的弧度。
林昊宇继续道:“审计与财政,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让一位资深审计局长去执掌财政局,短期内或许能凭借其经验发现问题,但从长远看,两种角色需要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站位。更容易产生两种后果:要么因为过于熟悉审计套路而想法设法规避监管,弱化财政内部监督;要么带着审计的‘怀疑一切’思维去管理财政,束手束脚,影响资金效率和积极性。这不利于财政局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内生监督和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他稍微加重了语气,“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与财政局长的角色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我们需要的是专业的财政管理人才,而不是转换赛道的监督者。”
这番分析,站在全县制度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合情合理,层次分明,瞬间将高宏远的资格优势化解于无形,甚至变成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