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地愈合——“净化之源”的规模化应用

南泥湾农场的清晨,秦婉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触一株稻苗。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晨光,她眯起眼——这株稻苗的叶脉比普通品种更粗壮,叶尖泛着淡淡的金色。

“秦医生!”农场管理员老张头扛着锄头跑过来,“您快来看!昨天刚撒的‘净化剂’,今天稻苗就长了半寸!”

秦婉站起身,望着整片泛着绿意的农田。三个月前,她和苏醒的“创世”科学家团队在实验室里用“星钢”催化剂合成了第一滴“净化之源”——那是一种淡蓝色的粘稠液体,能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辐射残留。但当时的合成成本极高,一小瓶足够买下整座小型农场。

“老张头,把土壤样本拿去检测。”她转身对身后的助理说,“重点测铅、镉、铯三种元素的含量。”

“不用测了!”老张头兴奋地挥舞锄头,“上个月这片地还是‘黑土’,种啥死啥。现在您看——”他扒开表层土壤,露出底下深褐色的土层,“翻土机刚翻出来的,用手摸都不扎手!”

秦婉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指尖传来的触感比记忆中轻了三成——这是土壤团粒结构恢复的标志。她想起三天前在实验室,当“净化之源”与“创世”科学家带来的“地脉菌”混合使用时,原本浑浊的培养液突然变得清澈,里面的重金属离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淀。

“秦医生!”叶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平板,额角沾着实验室的灰尘,“我破译了‘星门’代码里的能量模型,和‘净化之源’的反应方程式高度重合!它们的核心都是‘空间折叠’——前者是折叠空间跳跃,后者是折叠污染物分子结构!”

秦婉眼睛一亮:“也就是说,‘净化之源’可以大规模应用了?”

“理论上是的。”叶岚调出数据,“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脉菌’的培养速度,目前实验室每天只能产出50升菌液;二是‘星钢’催化剂的消耗,每升‘净化之源’需要消耗10克‘星钢’——我们的储备只够用三个月。”

“凯瑟琳那边怎么说?”

“她已经在改造炼钢厂了。”叶岚指了指远处的烟囱,“用空间里的‘时间泡’加速钢铁冶炼,预计下周就能产出第一批‘星钢’合金板。另外,她发现‘星钢’在高温下会释放一种特殊辐射,刚好能促进‘地脉菌’的繁殖。”

秦婉握紧拳头:“那我们就抢时间!”她转身对助理喊道,“通知基地所有农业区,明天开始小范围试用‘净化之源’!优先处理儿童活动区和学校周边的土壤!”

七十二小时后·核心区广场

苏清雅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手里举着一份检测报告。台下聚集了五千多名居民,有抱着孩子的母亲,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穿着工装的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