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汉纪三十二】

(起自乙酉年[公元25年],止于丙戌年[公元26年],共计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 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

春季,正月, 方望和安陵人弓林共同拥立前汉定安公刘婴为天子,聚集党羽数千人,占据临泾县。更始帝(刘玄)派遣丞相李松等人率军击败他们,将方望、弓林全部斩首。

邓禹率军抵达箕关,击败河东郡都尉,进而包围了安邑城。

赤眉军的两支队伍在弘农郡会合。更始帝派遣讨难将军苏茂率军抵抗;苏茂军大败。赤眉军于是大规模集结,便以万人为一营,共设三十营。三月, 更始帝派遣丞相李松与赤眉军在{艹务}乡交战,李松等人大败,战死三万多人。赤眉军于是转向北进,到达湖县。

蜀郡功曹李熊劝说公孙述应该称帝。夏季,四月, 公孙述登上帝位,国号“成家”,年号“龙兴”;任命李熊为大司徒,弟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越巂郡的任贵占据本郡投降了公孙述。

萧王刘秀在元氏县进击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追击到北平县,连续击败他们;又在顺水(徐水)北岸交战,萧王乘胜轻率冒进,反而被敌军打败。萧王自己跳下高岸,遇到骑兵突击部队的王丰下马将马让给萧王,萧王才勉强得以逃脱。溃散的士兵退守范阳县据守。军中不见萧王踪影,有人说他已经战死,将领们不知如何是好,吴汉说:“大家努力!萧王哥哥的儿子(刘章、刘兴)在南阳,何愁没有主公!”众人仍感恐惧,过了几天才安定下来。敌军虽然战胜,但慑于萧王的威名,乘夜撤退。萧王大军再次追击到安次县,接连交战,击败敌军。敌军退入渔阳郡,所过之处大肆掳掠。强弩将军陈俊向萧王建议说:“敌军没有辎重,应该命令轻骑兵绕到敌军前面,让百姓各自坚壁清野以断绝他们的粮食来源,就可以不战而歼灭敌人了。”萧王同意,派遣陈俊率领轻骑兵飞速赶到敌军前方,看到有坚固完好的堡垒,就下令坚守;对散布在田野的百姓,则趁机收掠保护起来。敌军到达后,一无所获,于是溃散败逃。萧王对陈俊说:“困住这些贼寇的,是将军的计策啊。”

冯异写信给李轶,向他陈述利害祸福,劝他归附萧王;李轶知道长安(更始政权)已经危在旦夕,但因为曾参与杀害刘演(刘伯升),内心不安,于是回信说:“我李轶本来和萧王最先谋划复兴汉朝,现在我守卫洛阳,将军您镇守孟津,都占据着关键位置,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思成断金’)。请向萧王详细转达我的心意,我愿意进献愚策来辅佐国家安定百姓。”李轶自从与冯异通信后,就不再与冯异交战争锋,因此冯异得以向北攻取天井关,攻克上党郡的两座城池,又南下攻取河南郡成皋县以东的十三个县,投降的民众有十多万。武勃率领一万多人攻打那些叛变的县城,冯异在士乡亭下与武勃交战,大败武勃军,斩杀武勃;李轶紧闭城门不救武勃。冯异见李轶的诚意有效,便将情况详细报告了萧王。萧王回复冯异说:“李季文(李轶)为人狡诈多变,别人难以抓住他的要害。现在将他的书信转告各郡太守和都尉,让他们警惕防备。”大家都奇怪萧王为何要公开李轶的书信;朱鲔听说此事后,果然派人刺杀了李轶。从此洛阳城中人心背离,很多人投降了萧王。

朱鲔听说萧王北上征讨而河内郡兵力空虚,便派遣部将苏茂、贾强率领三万多人渡过巩河(洛河巩县段),进攻温县;朱鲔亲自率领数万人进攻平阴县,以牵制冯异。告急文书传到河内郡,寇恂立即集结军队急速出发,并传令所属各县发兵到温县城下会合。军吏们都劝谏说:“现在洛阳敌军渡过黄河,前后不断。应该等各路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再出兵迎战。”寇恂说:“温县,是河内郡的屏障,失去温县,郡城就守不住了。”于是火速奔赴温县。第二天早晨,两军交战,恰逢冯异派来的援军以及各县的军队及时赶到,寇恂命令士兵登上城头擂鼓呐喊,大声喊道:“刘公(刘秀)大军到了!”苏茂的军队听到喊声,阵势动摇。寇恂乘机率军冲击,大败苏茂军。冯异也渡过黄河攻击朱鲔,朱鲔败走;冯异和寇恂追击到洛阳城下,绕城一周后返回。从此洛阳震动惊恐,白天也紧闭城门。

冯异、寇恂向萧王呈送捷报,将领们入营祝贺,乘机请求萧王称帝。将军南阳人马武首先进言说:“大王您虽然坚持谦逊退让,但如何对得起宗庙社稷呢!应该先登上帝位,然后再商议征伐之事。现在这样,谁是贼人(指更始帝)而您却要奔走攻击呢?”萧王吃惊地说:“将军怎么说出这种话!该杀头了!”于是率军返回蓟城。又派遣吴汉率领耿弇、景丹等十三位将军追击尤来等部农民军,斩首一万三千多级,一直穷追到浚靡县才返回。溃散的贼寇逃入辽西、辽东,被乌桓、貊人(高句丽等)劫掠殆尽。都护将军贾复在真定与五校农民军交战,身受重伤。萧王大惊道:“我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领兵,就是因为他轻敌。果然如此,我损失了一员名将!听说他的妻子怀有身孕,如果生下女儿,我的儿子娶她;如果生下儿子,我的女儿嫁给他;不要让他为妻子儿女担忧。”贾复的伤不久痊愈,在蓟城追上萧王,两人相见非常高兴。大军回到中山国,将领们再次请求萧王称帝;萧王仍不答应。走到南平棘县,将领们又坚决请求;萧王还是不同意。将领们将要退下时,耿纯上前说:“天下的士大夫们,离别亲属,抛弃家乡,追随大王在刀箭之间出生入死,他们的心思本来就是希望攀龙附凤(追随明主),以实现自己的志向罢了。现在大王拖延时间,违背众人意愿,不登帝位,我担心士大夫们的希望断绝,计谋用尽,就会产生离去的念头,不愿长久地自寻苦吃了。众人一旦离散,就很难再聚合了。”耿纯的话非常诚恳真切,萧王深受感动,说:“我将考虑这件事。”

小主,

大军行至鄗县,萧王召见冯异到鄗县,询问四方的动静。冯异说:“更始帝必定失败,忧虑宗庙社稷的重任落在大王肩上,您应当听从众人的建议!”这时,恰逢儒生强华从关中捧着《赤伏符》来见萧王,符上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刘秀起兵讨伐无道,四方各族如云聚集,群雄如龙争斗于郊野,四七二百二十八汉朝中兴,火德之主当运)。群臣趁机再次上奏请求。六月,己未(二十二日), 萧王在鄗县南郊即皇帝位(是为光武帝);改年号(为建武),大赦天下。

邓禹包围安邑城,几个月未能攻下。更始帝的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从大阳县渡过黄河,准备攻打邓禹。邓禹在解县以南迎击,斩杀了樊参。王匡、成丹、刘均集结十余万军队,再次一同进攻邓禹,邓禹军作战不利。第二天,癸亥(二十六日), 王匡等人因为这天是“六甲穷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癸亥是六十甲子的最后一天,被认为不宜出兵),没有出战,邓禹因此得以重新整顿军队。甲子(二十七日), 王匡出动全部军队进攻邓禹。邓禹命令军队不得轻举妄动,等敌军到达营垒下时,才传令各将领击鼓并进,大败敌军。王匡等都败逃,邓禹追击斩杀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于是平定了河东郡。王匡等人逃回长安。

张卬与将领们商议说:“赤眉军早晚就要到了,我们不久将被消灭,不如抢掠长安,然后向东逃回南阳;事情如果不成功,就再入湖池中做强盗!”于是共同入宫,劝说更始帝;更始帝发怒不答应,没人敢再说话。更始帝派王匡、陈牧、成丹、赵萌驻守新丰,李松驻军槀城,以抵抗赤眉军。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与隗嚣密谋,打算在立秋日举行貙膢祭祀(一种祭祀)时共同劫持更始帝,以实施他们先前(抢掠东归)的计划。更始帝得知消息,托病不出,召张卬等人入宫,准备将他们全部诛杀,只有隗嚣称病未入宫,并召集门客王遵、周宗等率兵自卫。更始帝犹豫不决,张卬、廖湛、胡殷怀疑有变故,便冲了出去。只有申屠建还在宫中,更始帝斩杀了申屠建,派执金吾邓晔率兵包围隗嚣的宅第。张卬、廖湛、胡殷率兵烧毁宫门,冲入宫中激战,更始帝大败。隗嚣也突围,逃回天水。第二天清晨,更始帝向东逃奔到新丰赵萌那里。更始帝又怀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等同谋,便一同召见他们;陈牧、成丹先到,当即被斩杀。王匡恐惧,率军进入长安,与张卬等人会合。

赤眉军进抵华阴县,军中有一位齐地的巫师,常常击鼓跳舞祭祀城阳景王(刘章),巫师狂言道:“景王大怒说:‘应当做天子,为什么当贼!’”有嘲笑巫师的人就会生病,军中一片惊动。方望的弟弟方阳劝说樊崇等人道:“现在将军您拥有百万大军,西向皇帝都城(长安),却没有称号,被人称为一群贼寇,不能长久。不如拥立一位刘姓宗室,挟持正义进行征伐,以此号令天下,谁敢不服从!”樊崇等人认为有理,而巫师的预言更加频繁。大军前进到郑县,便共同商议说:“如今迫近长安,而鬼神如此示意,应当寻求刘氏后裔共同尊立为帝。”

在此之前,赤眉军经过式县时,掳掠了前式侯刘萌的儿子刘恭、刘茂、刘盆子三人随军。刘恭从小学习《尚书》,跟随樊崇等人在洛阳投降了更始帝,被封为式侯,担任侍中,留在长安。刘茂和刘盆子留在军中,归属右校卒史刘侠卿,负责放牛。等到樊崇等人想拥立皇帝时,在军中寻找城阳景王的后裔,找到七十多人,其中只有刘茂、刘盆子以及前西安侯刘孝血缘最近。樊崇等人说:“听说古时候天子统率军队称‘上将军’。”于是写了“上将军”三个字的木片作为符信。又把两个未写字的木片放在竹筒中,在郑县北郊设立坛场,祭祀城阳景王,所有三老、从事(赤眉军各级头领)都参加大会。让刘盆子等三人站在中间,按年龄大小顺序抽取木片。刘盆子年龄最小,最后抽,却抽中了符信;将领们都向他称臣跪拜。刘盆子当时十五岁,披散头发,光着脚,穿着破旧衣服,紧张得满面通红流汗,看见众人跪拜,害怕得想哭。刘茂对他说:“把符信藏好!”刘盆子却立即咬断符信,扔掉了。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后,任命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逢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其余人都被任命为九卿或将军。刘盆子虽然被立为皇帝,但早晚仍要拜见刘侠卿,时常想跑出去跟放牛娃玩耍;刘侠卿生气地制止他,樊崇等人也不再问候探视他。秋季,七月,辛未(初五), 光武帝派使者持节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食邑一万户;邓禹当时年仅二十四岁。又商议选任大司空,光武帝因《赤伏符》上有“王梁主卫作玄武”的话(预言王梁将像玄武水神守护卫国一样辅佐他),丁丑(十一日), 任命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光武帝又想依据谶文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代理大司马,众人都不高兴。壬午(十六日), 任命吴汉为大司马。当初,更始帝任命琅邪人伏湛为平原太守。当时天下起兵,只有伏湛安然自若,安抚百姓。他的门下督(属官)密谋为他起兵,伏湛将其逮捕处斩。于是官吏百姓信赖归向他,平原郡得以保全。光武帝征召伏湛为尚书,让他负责审定旧的典章制度。又因为邓禹西征,任命伏湛为司直(代理丞相府事务),代理大司徒的职务。光武帝每次外出征伐,常留伏湛镇守都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邓禹从汾阴县渡过黄河,进入夏阳县。更始政权的左辅都尉公乘歙率领他的部众十万,与左冯翊的军队在衙县共同抵抗邓禹;邓禹再次击败并赶走了他们。

宗室刘茂在京县、密县一带聚集部众,自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郡,部众达十余万人。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攻打他。刘茂前来投降,被封为中山王。

己亥(疑误,或为七月某日), 光武帝到达怀县,派遣耿弇、陈俊驻军五社津,防备荥阳以东地区;派吴汉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祜等十一位将军,在洛阳包围朱鲔。八月, 光武帝前进到河阳县。

李松从槀城率军返回,跟随更始帝与赵萌一同在长安攻打王匡、张卬。连战一个多月,王匡等败逃,更始帝迁居长信宫。赤眉军到达高陵县,王匡、张卬等开城迎接投降,于是联合赤眉军共同进攻长安东都门。李松出城交战,被赤眉军生擒。李松的弟弟李况是城门校尉,打开城门将赤眉军放了进来。九月, 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帝单人匹马逃走,从厨城门逃出长安。式侯刘恭因为赤眉军拥立了他的弟弟(刘盆子),便将自己绑起来囚禁在诏狱;听说更始帝败逃,才出狱,去见定陶王刘祉。刘祉替他除去刑具,一同到渭水河滨追随更始帝。右辅都尉严本,担心放走更始帝会被赤眉军诛杀,便将更始帝挟持到高陵县,自己率兵守卫,实际上是包围了他。更始帝的将相都投降了赤眉军,只有丞相曹竟不肯投降,手持宝剑格斗而死。

辛未(疑误,或为十月某日), 光武帝下诏封更始帝为淮阳王;官吏百姓有敢杀害他的,罪同大逆;将其押送官府的封为列侯。

当初,宛城人卓茂,宽厚仁慈,谦恭爱人,性情恬淡坦荡,乐守圣贤之道,朴实而不浮华,行为在清正与随和之间,自少年到老年,从未与人争执过,家乡的亲朋故旧,虽然品行才能与卓茂不同,却都爱慕他,与他交往甚欢。汉哀帝、平帝年间担任密县令,爱民如子,举善行以教化百姓,口无恶言,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不忍心欺骗他。曾有人告发一个亭长接受了他赠送的米肉,卓茂问:“是亭长向你索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他办而接受的,或者是你平常出于情意送给他的?”那人说:“是我主动送给他的。”卓茂说:“你送给他,他接受了,为什么还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能让百姓不畏惧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现在我畏惧官吏,所以才送他东西;官吏既然最终接受了,所以我来报告。”卓茂说:“你是个不懂事理的人啊!人之所以能聚居在一起而不混乱,不同于禽兽,是因为有仁爱礼义,懂得互相敬重。你偏偏不想修身,难道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官吏只是不应当依仗权势强行索取罢了。亭长一向是个好官,逢年过节送他一点东西,这是礼节。”那人说:“如果这样,法律为什么禁止呢?”卓茂笑着说:“法律设立的是大的原则,礼义则顺应人情。现在我用礼义来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法律来惩治你,你该怎样举动呢!一门之内,小错可以责罚,大错可以诛杀。你回去好好想想吧。”当初,卓茂到密县上任时,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官吏百姓嘲笑他,邻城的人听说后也都讥笑他没有才能。河南郡为此另外设置了代理县令;卓茂并不介意,照常处理政事。几年后,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升任京部丞(司隶校尉属官),密县的老少都流泪送别。等到王莽摄政,卓茂因病辞官回家。光武帝即位后,首先访求卓茂,卓茂当时已七十多岁。甲申(九月某日), 光武帝下诏说:“名声冠于天下,就应当受到天下的重赏。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

臣司马光评论说:孔子说“举荐善行来教导百姓,即使能力不足也能得到劝勉”,所以舜帝举用了皋陶,商汤举用了伊尹,而不仁的人就远离了,这是因为有德行的缘故。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群雄竞逐,天下大乱,那些能摧坚陷阵的猛将,有权谋诡辩的策士,正被世人看重,而光武帝却能选用忠厚之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从平民中提拔他们,安排在朝廷重臣的首位,这正符合他能够光复汉室、长久享有帝位的原因,就在于他懂得什么是首要任务并抓住了根本。

将领们包围洛阳几个月,朱鲔坚守不降。光武帝因为廷尉岑彭曾经是朱鲔的校尉,派他前去劝降。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他陈述成败得失。朱鲔说:“大司徒(刘演)被害时,我曾参与谋划,又劝谏更始帝不要派遣萧王(刘秀)北伐,我确实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投降!”岑彭返回,详细报告光武帝。光武帝说:“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怨。朱鲔现在如果投降,官职爵位都可以保全,更谈不上诛杀惩罚了!黄河水在此为证,我决不食言!”岑彭又去告诉朱鲔,朱鲔从城上放下绳索说:“如果真讲信用,可乘此绳上来。”岑彭上前抓住绳索就要攀上。朱鲔见他确有诚意,就答应投降。辛卯(十月某日), 朱鲔把自己反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到河阳县晋见。光武帝亲自解开他的绑绳,召见了他,又让岑彭连夜送他回洛阳城。第二天早晨,朱鲔和苏茂等率领全部部众出城投降。光武帝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来担任少府,爵位世代相传。光武帝派侍御史河内人杜诗安抚洛阳。将军萧广纵容士兵横行暴虐,杜诗警告劝谕仍不改正,于是将萧广处死。杜诗回朝后,将情况奏报。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棨戟(一种仪仗),于是提升重用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冬季,十月,癸丑(十八日), 光武帝进入洛阳,临幸南宫,于是定都洛阳。

赤眉军发布文书说:“圣公(刘玄)投降的,封为长沙王;超过二十天,就不再接受投降。”更始帝派刘恭请求投降,赤眉军派将领谢禄前往受降。更始帝跟随谢禄,袒露上身,向刘盆子献上皇帝玺绶。赤眉军让更始帝坐下,安置在庭院中,准备杀掉他;刘恭、谢禄替他求情,未能获准,于是将更始帝拉了出去。刘恭追着喊道:“我已经竭尽全力了,请让我先死!”拔剑就要自刎。樊崇等人急忙一起救下他。于是赦免了更始帝,封为畏威侯。刘恭又坚决请求,更始帝最终得以被封为长沙王。更始帝常依靠谢禄居住,刘恭也保护他。

刘盆子住在长乐宫,三辅地区的郡县、营寨首领派使者前来进贡,赤眉军士兵总是中途抢夺,还多次残暴地掠夺官吏百姓,因此各地又重新坚守堡垒。百姓不知该归附谁,听说邓禹的军队乘胜独能攻克地方且军纪严明,都望风携家带口迎接邓禹的军队,投降的人每天数以千计,部众号称百万。邓禹每到一处,总是停车竖起符节来慰劳归附的百姓,父老、儿童,垂发少年、白发老人挤满在他的车下,无不感动喜悦,于是邓禹名震关西。各位将领和豪杰都劝邓禹直接攻打长安,邓禹说:“不能这样。现在我们人数虽多,但能打仗的士兵少,前方没有可依靠的粮草储备,后方没有转运供给的粮道;赤眉军刚刚攻占长安,财物粮食充足,锋芒锐不可当。盗贼群居,没有长远的打算,财物粮食虽然多,但变故万端,岂能坚守呢!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广人稀,粮食丰饶,牲畜众多,我们暂且让军队在北道休整,就地取粮养兵,以观察赤眉军的弊端,然后才能设法对付。”于是率军北上到达栒邑县,所到之处,各营堡郡县都打开城门归附。

光武帝派遣岑彭攻打荆州地区的各路贼寇,攻下犨县、叶县等十余城。十一月,甲午(疑误,或为十一月某日), 光武帝到达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