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的来信,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凌岳的核心决策层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中军帐内,灯火彻夜未熄。支持入蜀与反对的声音激烈交锋。
王坚旧部大多主张入蜀。他们认为,困守夔门终非长久之计,唯有与王坚这样的名将合流,获得朝廷大义名分,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图谋发展。四川天府之国,虽遭兵燹,底子犹在,潜力远非贫瘠的夔门山区可比。
而以冉琎、凌一等人为代表的则持谨慎态度。他们更看重独立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四川官场水深,制置使吕文德绝非易与之辈,去了很可能沦为炮灰或被打压吞并。更重要的是,基地初具雏形的科技体系,尤其是能量研究,需要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环境,绝不能暴露于腐朽的官僚体系之下。
凌岳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的地图。他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去”或“不去”这两个选项。
“诸位,”他缓缓开口,声音压下了所有的争论,“王坚将军的提议,是出于公心,亦是困境下的无奈之举。我等若欣然前往,是自投罗网。若断然拒绝,是见死不救,亦失却外援,自困于死地。”
他站起身,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连接夔门与四川的那条险峻通道——“米仓道”。
“我们为何一定要二选一?为何不能走第三条路?”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他手指所点之处。
“第三条路?”
“不错。”凌岳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我们不整体入蜀,但要牢牢卡住这入川的咽喉之地!王坚将军不是缺粮缺械吗?我们给!但不是白给,更不是听他调遣!我们要以这米仓道为界,建立一道属于我们的屏障和贸易通道!”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第一,有限度、有条件的援助。根据王坚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粮食、药品、甚至部分武器(如改进的震天雷),但必须用四川的特产来交换——尤其是煤炭、硫磺、硝石、以及各类我们急需的矿石和工匠!这是交易,不是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