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技术瓶颈与漠北惊雷

基地如同一个饕餮巨兽,疯狂地吞噬着战后的红利,并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蜕变。

在王坚雷厉风行的行动下,周边三个原本依附陈胥的小庄寨几乎没做太多抵抗,便在“山神”军威(展示俘虏和缴获)和“优厚”条件(承诺保护且赋税远低于官府和陈胥时期)的软硬兼施下,选择了归附。大批新的农户、工匠被迁入基地外围规划出的垦荒区和新匠作区,人口总量急剧突破一千大关。基地的范围扩大了数倍,简陋但功能分区的木屋、棚户连绵成片,俨然形成了一个山中小镇的雏形。

凌一的管理能力承受着极限考验。他迅速搭建起更精细的管理架构,以什伍为单位编户齐民,推行工分制,建立初步的物资配给体系,并设立了简单的奖惩和仲裁机制。虽然繁琐,但一切都在向着井然有序的方向发展。

王坚则全力投入新兵的整训中。他将原忠顺军老兵、王堇部溃兵以及新招募的庄丁青壮混编,打散重组,以老带新,日夜操练队列、阵型、劈刺和弓弩射击。训练的强度和纪律的严苛程度,远超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官军或乡勇。哀嚎和抱怨时有发生,但在充足的食物供应和毫不留情的军法鞭挞下,一支带着强烈凌岳印记的军队正在快速成型。

然而,繁荣的背后,隐藏的危机也开始逐渐显现。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能源和技术的瓶颈。

矿洞深处,凌岳看着眼前又一次失败的爆破,眉头紧锁。岩壁上的幽蓝晶体似乎变得更加坚硬,或者说是更深层的矿脉结构发生了变化,黑火药爆破的效果越来越差,有时甚至只能炸下些碎石,开采效率再次跌入低谷。

“能量晶体结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显着提升,当前黑火药爆破威力已接近无效阈值。”凌一冷静地分析着数据,“且黑火药自身制备工艺不稳定,原料(硝酸钾、硫磺)提纯效率低下,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开采和军事用途的双重需求。”

凌岳沉默地看着那闪烁着诱人光芒却难以获取的晶体。能量储备的增长几乎陷入停滞,而时空扰动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没有足够的能量,空间的大部分功能都无法启用,更别提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

“必须升级火药!”凌岳断然道,“凌一,集中所有技术力量,优先攻关‘颗粒化’和‘标准化’生产工艺!尝试不同的配比和添加剂(如寻找天然沥青或油脂)!我需要威力更大、更稳定、更易储存运输的火药!”

“明白。已建立实验日志,正在进行第七组配比测试。”凌一领命,但即便是他,面对这种需要大量试错和基础化学知识支撑的领域,进展也异常缓慢。这个时代缺乏最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冶炼工坊也遇到了麻烦。简易高炉的寿命达到了极限,在一次持续煅烧后轰然开裂,彻底报废。重新建造炉体需要时间,而锻造出的铁器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兵甲质量。

“我们需要更好的耐火材料,更稳定的炉温控制,甚至……需要找到煤矿或品质更高的铁矿。”凌一汇报着困难,“当前铁矿品位太低,杂质过多,严重制约钢铁质量。”

能源、材料、工艺……一道道技术鸿沟横亘在面前,绝非依靠少数人的智慧和简陋工具就能轻易跨越。凌岳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建立一个超越时代的工业体系是何等艰难。他空有知识,却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基础条件,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吃力。

就在凌岳为技术瓶颈焦头烂额之际,一场更大的风暴,正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席卷而来。

凌八带回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不是关于夔州府的报复,而是来自更北方、真正的毁灭洪流!

“主人,抓获一名来自均州的逃难商人。据其供述,半月前,蒙古大将兀良合台麾下先锋大将李璮,已率精锐骑兵万人,突破归州防线!归州守将血战殉国,城……已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