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平息,精舍内重新安静下来。玄枢子看着一脸兴奋的青冥道人和还有些郁闷的清水道人,笑着摇了摇头,对李未道:“玄渊,你既已入我万寿山门墙,当知宗门根底。趁此机会,为师便与你讲讲这‘五庄观’的由来与真意。”
李未精神一振,连忙正襟危坐:“弟子洗耳恭听”。
玄枢子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悠远,缓缓道来:
“世人皆知我万寿山五庄观,乃地仙祖庭,师尊镇元子为地仙之祖。然则,这‘五庄观’三字,却蕴含着无上大道真意。”
他指着精舍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水墨画,画中正是五庄观的主体轮廓。
“‘五庄’二字喻乃‘五行’,‘庄’本应为‘桩’,木字旁,意指五行之根基,万物构成之本源。观内五庄殿、三清殿、文昌殿、紫霄殿…诸殿布局,暗合五行方位,五峰各持一殿,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央土!形成一座天然调和阴阳、汇聚灵机的五行大阵!此乃‘五’为枢,统御空间五方!混元一炁殿五间合一,永镇此界”
“观内供奉‘天地’二字牌位,” 玄枢子神色肃穆,“‘天’者,涵盖五行运转之天道法则;‘地’者,承载五行物质之根基。天地相合,方为宇宙秩序!师尊之意,便是昭告世人:我五庄观,即是一方微观宇宙!修行五行,便是参悟天地至理!”
李未听得心神震动,原来这看似简单的观名和布局,竟蕴含着如此深奥的宇宙至理!
玄枢子继续道:“此乃外在显化。其修行内核,更与丹道、人体息息相关!”
“在无上丹道之中,我五庄观对应人身下丹田‘胞中’之位!乃是调和五脏(五行)之气的中枢关窍!万寿山三峰——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正象征人体命门、胞中、神阙三大要穴,统合为生命本源!那人参果树,乃天地灵根,暗喻人身水行,为生机之源!修行之路,便是以肾精为基,调和心火、肝木、肺金、脾土,五行相生相济,最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成就金丹大道!”
“师尊被尊为‘地仙之祖’,正是因他老人家掌握着以五行筑基、调和阴阳、成就长生不灭的地仙法门!我辈弟子最终目标,便是贯通五行,成就与天地同寿的地仙果位!”
玄枢子总结道:“故,‘五庄观’之名,实乃宇宙五行法则之具象!‘五’为枢,统御物质(五行)、空间(五方)、身体(五脏);‘庄’为基,立足大地修行,成就地仙;‘观’为境,以微观之象参悟天地大道!‘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此地,便是以五行之道,叩问长生不朽的终极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