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眼风如刀扫向后者:“还不拖走这腌臜货色?莫非也想当添头?”

这话似解了定身咒,那人慌忙拽起昏迷的侍卫。指尖探得微弱鼻息时,绷紧的脊背才稍稍松弛。

李白负手前行,靴底每落一步,权贵便屏息一瞬。

而满堂宾客早已恢复谈笑,仿佛方才不过飞过一只蚊蝇。

白衣诗人忽又勾住谋圣肩膀,衣袖沾着桂花酿的甜香。

搭在肩头的手掌轻轻拍打着张良的臂膀。

没想到子房兄这么早就醒了。

张良淡然一笑。

黄昏时分便已入睡。

再过几个时辰天就亮了。

算来也该醒了。

话音未落,李白朗声大笑。

他收回搭在张良肩上的手臂,郑重作揖道:

愿子房兄早日成为我的同门师弟!

说罢便将新作的诗句指给张良看。

张良顺着李白所指的方向望去,笑问:

这首诗可曾想好题目?

李白开怀笑道:

士为知己者死。

子房兄果然懂我。

看着往来行人,

或成同门,或为过客。

总让我想起故乡一位故友。

此诗赠他,更是赠予自己。

题为《上李邕》。

张良细细品读。

诗中豪情壮志,不输前作。

可见诗人胸襟,原不囿于方寸之地。

心中所怀,皆是凌云之志。

可这世间行人,谁又没有抱负理想?

二人 ** 言欢。

李白居所向来只有美酒,不见清水。

这琼浆玉液却有种奇妙功效——

方才还萦绕周身的倦意,

一盏入喉便消散无踪。

仿佛踏入一片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

这琼浆玉液般的滋味,想必就是九洲道场的真谛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江与众人共饮。

他心中不禁浮现这般感悟。

此酒源自九洲道场。

又恰在人生抉择的岔路口现身。

或许正暗示着——

这杯中之物,便是九洲道场的另一种呈现。

难怪李白如此痛恨那些不解风雅、暴殄天物之徒。

饮下这酒后,灵魂升腾的欢愉。

与亲临九洲道场的畅快。

别无二致。

在李白眼中,不懂品鉴此酒之人。

就如同与九洲道场绝缘般令人扼腕。

畅谈良久后。

张良与宋江决定启程。

临行前张良笑言:

此刻若再不出发,怕是要在你这里酣睡到日上三竿了。

李白朗声大笑,未再多语。

天际刚泛起鱼肚白。

却见日月同辉的奇景高悬苍穹。

四野清风徐来,沁人心脾。

那就祝二位一路顺风!

此时的林飞已准备就绪。

既然决定开启九洲道场。

便不会任人随意进出。

他执掌的是修行圣地,并非市集商铺。

自当择英才而纳。

至于何为英才,又以何为准。

解释权当然尽归林飞所有。

此番开放后,九洲道场或将再度闭门谢客许久。

这是林飞闭关以来首次决定开启九洲道场。

他只想好好放松一番。

也让自己的几位同伴尽兴游玩。

林飞懒散地倚坐在道场大门上,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不断涌来的人群。

远处,李白正玩得兴起。

但真正的热闹尚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