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毁家纾难

马车没有返回王府,而是径直驶向了那座依旧冷清的督造司衙门。

整座官署一片漆黑,唯有一间屋子还亮着摇曳的烛火。

萧济安推开正堂大门,一股冷气迎面而来。

宋濂正伏在那张蒙尘的巨大书案上睡着了,手中还攥着一杆毛笔,显然是等了一夜。

听到门响,宋濂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见是萧济安,连忙起身。

“殿下!您回来了!事情……如何?”

萧济安走到案前,将怀中那沓厚厚的银票拿了出来,一张一张铺满了整张书案。

纸张摩擦的轻微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宋濂看着那铺满桌案的银票上惊人的数额,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

“殿下!成了!竟然真的成了!钱坤那老狐狸,就这么乖乖吐出来了?”

他随即又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的紧张问道:

“那……明日朝堂之上,那份奏疏……殿下当真要亲自呈上?钱坤会不会当场发作,来个鱼死网破?”

“他不敢。”

萧济安拉过一张椅子,在宋濂对面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

“他不仅不敢,我还要让他明日当着父皇和满朝文武的面,亲口承认,这四十万两是他心甘情愿为国分忧,主动捐献的。”

萧济安看着宋濂眼中对执行细节的顾虑,笑了笑,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宋先生,你想想。钱坤为何能成为官场的不倒翁?因为他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名声和官位。

“他的钱是怎么来的?你知,我知,我那位父皇更是心知肚明,只是懒得动他罢了。”

“我们今夜是‘借’钱,可若是在朝堂上闹将开来,此事就成了‘查’案。”

“一旦彻查,他钱坤贪墨的又何止这四十万两?到那时,他丢的就不是钱,而是脑袋。”

“所以我给他一个选择。是破财消灾,换一个‘毁家纾难’的美名;还是身败名裂,抄家灭族,他自己会算这笔账。”

萧济安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明日早朝,我会第一个站出来,不是弹劾他,而是表彰他。我要把他捧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典范。如此一来,他不仅要吃了这个哑巴亏,还得对着我磕头谢恩。”

听完这番对人心精准的剖析,宋濂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王爷,那份钦佩之中,又多了一丝敬畏。

“殿下此计,让他有口难言!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敲山震虎,此计一出,工部、兵部那些还在观望的官员,必然心惊胆战,不敢再与我们为难!”

“敲山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