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禄丰万象

林万骁继续他的区县调研,作为市委书记,起码要把所有管辖区县走一遍。

这一次,他决定去西明市西北部的禄丰回族自治县。

禄丰是全市回族群众最主要的聚居地,地处高原与草原过渡带,既有农耕区,也有广袤的草场,更拥有一条通往邻国的重要传统贸易通道,民族与边疆特色交织。

依旧是不打招呼,三辆越野车悄然北上,直插基层。与前往草木葱茏的草甸和苗岭不同,通往禄丰的路途,景色逐渐变得开阔而苍茫。湛蓝的天空下,是连绵起伏的黄色山峦和开始泛黄的草场,空气中弥漫着干草和牲畜的气息。

进入禄丰县城,一种与草甸、天龙迥异的气质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圆顶新月造型的清真寺与现代化的建筑比邻而立,戴着白帽的回族男子和披着头巾的妇女穿梭往来,沿街店铺的招牌上,阿拉伯文与汉字并列,售卖着馓子、油香、牛羊肉等清真食品,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与边疆的粗犷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林万骁没有去县委大楼,而是让车队直接开到了县城最大的清真寺,南门清真寺。时值中午,礼拜尚未开始,寺内庄严肃穆。得知市委书记突然到访,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清真寺教长马阿訇匆匆迎出,脸上带着惊讶与恭敬。

林万骁依照回族礼节,向马阿訇问好,并参观了寺容寺貌。在简洁的会客室里,他与马阿訇和几位乡老座谈。

“马阿訇,各位乡老,市委市政府对禄丰的发展,对回族同胞的生活非常关心。”林万骁态度恳切,“我今天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县里的工作有哪些不足?乡亲们还有哪些困难?”

马阿訇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他首先感谢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肯定了近年来县里在改善民生、支持宗教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但随后,他也坦诚地提出了问题:

“林书记,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平衡。县城和公路沿线的乡镇还好,但很多偏远的回族村寨,吃水、行路、看病、上学还是老大难。年轻人留不住,都跑到外面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地没人种,牧场也退化得厉害。”

一位乡老补充道:“还有就是跟对面(邻国)的民间贸易,以前很红火,现在管得严了是好事,但有时候手续太繁琐,一些小本生意的回回(回族同胞)感觉不太方便,积极性不高。”

林万骁认真听着,记在心里。这些情况,与他在草甸、天龙看到的贫困和边缘化问题有相似之处,但又带有鲜明的回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的特点。

离开清真寺,林万骁临时决定,去马阿訇提到的一个偏远回族牧业村,黑石坳村看看。这让陪同的、闻讯匆匆赶来的禄丰县委书记张海和县长马明福(回族)措手不及,却又不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