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直通省委

顾沉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烟雾袅袅。他听着,不动声色:“嗯,风云同志在发改委就以敢闯敢干着称。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考校。

林万骁坐姿端正,语速平稳:“发展是硬道理,马市长的紧迫感我能理解。但林州,特别是龙湖的基础,决定了我们不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更不能以牺牲安全和环境为代价。我向郑书记和您汇报过的‘安全、绿色、智慧’三大底色,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前期投入看似增加了成本,但长远看,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投资的必然要求。如果为了短期速度,放松安全监管、降低环保门槛,恐怕会埋下更大的隐患,甚至可能重蹈新科化工事件的覆辙,那才是对发展最大的伤害。”

他没有直接批评马风云,而是从龙湖的实践和长远利益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巧妙地点出了潜在风险。

顾沉舟微微颔首,弹了弹烟灰:“你的顾虑有道理。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速度。省委对林州的期望,是既要发展得快,更要发展得好。龙湖的探索,符合这一方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深沉:“新班子磨合,有不同声音很正常。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尊重班长,维护班子团结,也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向同林同志汇报,也可以……让办公厅的同志转达给我。”

“办公厅的同志”,这看似随意的一句,却让林万骁心头一凛。这是顾沉舟在暗示,他有一条可以直接通向自己的信息渠道,绕开可能存在的市级层面的阻塞或过滤。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

“我明白,书记。”林万骁郑重回答,“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努力为林州、为北江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汇报结束时,顾沉舟起身,走到墙上的北江省地图前,指了指林州的位置:“林州是北江的重要一极,龙湖又是林州的龙头。把龙湖的事情办好,就是为全省大局做贡献。放手去干,省里是支持实干、支持创新的。”

这句话,给林万骁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顾沉舟办公室出来,林万骁没有立刻返回林州,而是去了一趟省委办公厅,以汇报工作、沟通信息的名义,拜访了几位关键处的负责人,特别是与顾沉舟关系密切的综合一处。他没有具体告状,只是客观介绍了龙湖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一些普遍性难题(如土地、资金、政策瓶颈),并表达了希望省委办公厅能更多了解基层实际的声音。这种看似程序性的沟通,实则是在巩固和拓宽那条“直接信息通道”。

回到林州,林万骁感觉自己的脚步更加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