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暗流涌动

这些信件像几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没有激起滔天巨浪,却也漾开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市委组织部部长周海洋看到了信,笑了笑,随手放在一边。他给青川县委书记吴大勇打了个电话:“大勇同志,经开区那边动静不小啊。有些不同声音,听到了吗?”

吴大勇心里明镜似的:“听到了,部长。改革嘛,总会触动利益。林万骁同志年轻,魄力足,方式方法上可能直接了点,但方向是对的,我们县委坚决支持。”

“嗯。”周海洋点点头,“支持改革是对的,也要注意引导,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保持队伍稳定。”

“请部长放心,我们一定落实好。”

同样的,市纪委那边也只是按程序做了登记,没有启动调查。市委书记李建斌的秘书高翔,在汇总每日信息时,也看到了相关反映,他只是在简报里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近期有匿名信反映青川经开区干部调整问题”,没有做任何倾向性批注。

李建斌看到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改革哪能没点噪音?只要出于公心,就大胆干。”

话虽如此,但官场上的微妙之处在于,有些声音一旦发出,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会明着来,却会体现在一些细节上。

比如,市里某个原本计划下拨给经开区的专项扶持资金,流程忽然慢了下来。又比如,市发改委一个原本要来经开区调研的处级干部,临时取消了行程。

马建国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更加谨慎,对林万骁的工作指示执行得一丝不苟,甚至偶尔还会“善意”地提醒两句:“林书记,最近好像有些风言风语,您看咱们是不是稍微放缓一点节奏,稳一稳?”

林万骁只是看他一眼:“节奏慢了,问题就会等人吗?债务利息会自己减少吗?企业会自己跑来投资吗?”

马建国被噎得无话可说,心里更是冷笑:看你还能硬气到几时!

林万骁岂能不知暗流涌动?但他更清楚,这种时候,退缩和解释都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让新任的招商引资中心主任,每天将项目对接进展制成简报送给他;让企业服务中心,统计汇总企业诉求处理效率和满意度;让规划建设科,加快拿出基础设施改造的详细预算和方案。

他本人则更频繁地跑市里、跑省里,不是去解释,而是去争取项目、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他拿着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方案,去找市财政局局长,据理力争,加快资金审批;去找省商务厅相关处长,汇报开发区升级改造的思路,争取纳入省级试点。

他的沉稳和笃定,反而让那些原本有些观望的市里部门领导,渐渐放下了疑虑。这个年轻人,不像是个胡来的愣头青,做事有章法,有实招。

几天后,市委书记李建斌在一次小型工作会议后,看似无意地对秘书长高翔提了一句:“青川经开区那个小伙子,叫林万骁是吧?有点意思。你适当关注一下,看看他到底能搞出什么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