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如果,是必然。”林万骁打断他,“我要你们在两周内完成尽调,一个月内完成投资。每家公司投一千万,占股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三千万,占基金规模的三分之一,投给三个看起来最不靠谱的项目?
姜婷婷深吸一口气:“能告诉我们理由吗?” “移动互联网将重塑生活方式。”林万骁言简意赅,“这些不是科技公司,是基础设施。未来每个人都会用手机订餐、打车、团购。我们要在爆发前卡位。”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有问题吗?”
没有人敢再质疑。这一周来,这个年轻人展现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已经征服了所有人。
“好,立即执行。”林万骁说完,转身离开会议室。
门关上后,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疯了!绝对是疯了!”王哲抓着头皮,“这三家公司加起来都不值三千万!” 李薇面色凝重:“姜总,这完全违背投资常识。我们需要更谨慎...”
姜婷婷却看着门口方向,眼神复杂:“执行吧。我相信他的判断。” “为什么?”三人异口同声。 “因为...”姜婷婷想起那些精准的预测,那些超前的洞察,“因为他从来没错过。”
接下来的两周,青禾资本团队开始了疯狂的工作。
王哲带团队飞往北京,考察美团办公室。那是在中关村一栋老旧写字楼里,几十个年轻人挤在一起,电脑堆得到处都是。创始人王兴是个带着眼镜的理工男,说话直接甚至有些笨拙,但眼里有光。
“我们需要钱,但更需要理解我们愿景的投资人。”王兴说,“太多投资人只想赚快钱,不懂我们要做什么。”
王哲本来带着挑剔的态度,但越聊越惊讶。这个看似书呆子的创始人,对互联网的理解远超想象。他不仅要做团购,还要构建一个本地生活服务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张涛在上海见到了滴滴的创始人程维。那是在一个共享办公空间的小角落里,只有几张桌子和几台电脑。程维是个销售出身的企业家,充满激情和感染力。
“出租车行业太落后了!我们要用科技改变出行!”程维挥舞着手臂,“现在用户还不多,司机也不愿意用。但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就会爆发式增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薇则负责最头疼的风控部分。她发现这些初创公司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创始人个人担保也有限。最后,她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对赌协议和股权质押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每天晚上,团队都会通过加密视频会议向林万骁汇报进展。他很少发言,只在关键点上给出指示: “美团估值压到五千万以内。” “滴滴条款加一条:下一轮融资我们有优先跟投权。” “饿了么的创始人需要签五年服务协议。”
他的每个建议都直击要害,让谈判对手又惊又怒,却不得不接受,因为这些初创公司太需要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