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但也仅仅是暂时。
我毫不停留,甚至不敢回头看那坍塌的效果,将速度提升到极致,沿着右侧通道向深处冲去。规则的应力在我身后如同雪崩般连锁崩溃,我必须赶在更大的塌方波及到我之前,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通道并非一直向下,反而开始出现向上的坡度,周围的岩壁也从开采痕迹明显的矿脉,逐渐变为更加古老、布满湿滑苔藓和怪异真菌的天然洞壁。空气中那股深渊的污染气息似乎淡了一些,但另一种令人不安的、带着细微空间扭曲感的气息开始浮现。
《神陨之诗》残卷在我怀中似乎微微发热,与这片区域产生着某种微弱的共鸣。是了,残响迷宫…这里回荡的,恐怕不仅仅是声音,还有空间与时间的碎片化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奔跑了多久,身后的坍塌声和守墓人的咆哮终于渐渐远去,直至消失。我靠在一片相对干燥的岩壁上,剧烈地喘息着,左臂的伤口传来火烧般的痛楚,精神上的疲惫更是如同潮水般涌来。新生天赋的使用对心神的消耗远超预期,刚才那精准的一击,几乎抽干了我残余的精神力。
我从储物空间取出那枚得自烈阳祷团神术师的令牌,其上的净化之火符文微微闪烁,似乎在警示着周围环境中依然存在的隐性污染。但更让我在意的是,怀中《神陨之诗》的共鸣感并未减弱。
休息了片刻,感觉恢复了些许力气后,我决定继续探索。根据守墓人那张金属地图的残缺指示,以及我自身对规则应力那模糊的感知,寂灭星纹钢的矿脉应该不止我刚才闯入的那一处。这片区域,似乎处于多条矿脉的交汇点,空间结构也异常复杂。
我小心翼翼地前行,同时分出一丝心神,试图与那份新生天赋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它像是一个刚刚学会爬行的婴儿,拥有无限的潜力,却无法自如地控制力量。我能“看”到规则的应力,但如何更精妙地引导、利用,甚至像织魂者玄那样进行“编织”,还是一片空白。
“规则…应力…” 我伸出未受伤的右手,轻轻触摸身旁的岩壁。在天赋视野下,岩壁的应力网络平缓而稳定,如同沉睡的河流。我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意念探入,并非像之前那样暴力破坏,而是如同清风拂过水面,试图引起一丝涟漪。
起初毫无反应。应力网络坚固而惰性。
我不放弃,回想起玄梳理我灵魂丝线时的那种韵律感,调整着自身精神力的频率,使其更加柔和,更加…具有“共鸣性”。
渐渐地,我感觉到指尖触及的岩壁,其规则层面似乎“松动”了一丝。并非结构上的松动,而是感知上的。我仿佛能更清晰地“听”到这片岩石经历的岁月,感受到地壳运动的微弱压力在其内部传递的轨迹。
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若非我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察觉。但就是这一丝进展,让我精神一振。这份天赋,绝非仅仅是战斗工具,它更是一种感知世界本质的途径。
就在我沉浸于这种新奇体验时,前方通道的转角处,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的、仿佛丝线摩擦的“沙沙”声。
我立刻警觉,收敛所有气息,将身体融入岩壁的阴影之中(依旧是浅层阴影利用),债主之眼无声开启——虽然神力借贷受限,但其基础的洞察力仍在。
转角的另一侧,并非预想中的烈阳祷团追兵,也不是迷宫中的其他怪物,而是一幕奇异的景象。
几只约莫拳头大小、身体近乎透明、闪烁着微弱磷光的蜘蛛,正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洞穴地面上忙碌着。它们喷吐出的丝线并非实物,而是一种闪烁着银色光泽、介于虚实之间的能量丝。这些丝线在空中纵横交错,并非织成传统的蛛网,而是在…修补着什么。
它们修补的对象,是空气中一道细微的、不断扭曲闪烁的黑色裂痕。那裂痕散发出令我熟悉又心悸的空间错乱感,正是之前我感觉到的“空洞感”的来源之一。这些光蛛,似乎在用它们的能量丝,弥合这片空间中不稳定的“应力裂痕”?
虚空织网蛛?
我立刻想到了刚刚获得的“初生丝囊”。莉亚·暗流和织魂者玄都提到过,这种生物与迷宫的空间结构息息相关。看来,我误打误撞,闯入了它们的巢穴区域,或者说,是它们的“工作区域”。
我屏住呼吸,仔细观察。这些光蛛似乎没有攻击性,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修补空间裂痕上。它们的动作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遵循着某种古老的法则。我注意到,它们喷吐能量丝时,并非胡乱编织,而是精准地连接在裂痕边缘那些规则应力断裂的节点上,以一种我目前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重新“缝合”空间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