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离平顶路遇乌鸡国 夜探皇宫初识妖氛

离了平顶山,太上老君驾云回转兜率宫,自去处置那私自下界的金角、银角二童子。玄奘师徒几人,经了这一番磨难,虽各有损伤,却也得了教训,更知前路艰险,不敢怠慢,收拾心情,继续西行。

一路上,玄奘想起化虎之怖、葫芦之险,心中惴惴,诵经愈发勤勉。猪悟能吃了大亏,身上烧伤未愈,哼哼唧唧,倒也暂时收了惫懒心思,只盼早日到个繁华国度,好生将养一番。沙悟净沉默寡言,肩挑重担,步步踏实。唯孙悟空,经了与老君童子这番较量,虽表面如常,心中却似有明悟,隐隐感觉这取经路,看似是佛门东传,内里却牵扯三界诸多因果,绝非简单的降妖除魔。他手上那幌金绳留下的浅浅勒痕,时时提醒他圣人之宝的威能与……克制。

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初,新凉透体。但见苍松翠柏,红叶黄花,一路景致倒也可观。只是山势渐平,人烟却未见稠密,反显荒凉。

这日,正行处,忽见一座城池相近。玄奘勒马观瞧,但见那城:

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玛瑙,乾坤处处聚精灵。城门高耸,楼阁峥嵘。千门万户纷纷列,六街三市货殖盈。 端的是帝王都会,气象非凡。

玄奘欢喜道:“徒弟们,你看那是什么去处?”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闪,已看清城头旗号,答道:“师父,未曾看见匾额,但城头旗上绣着‘乌鸡国’三字。”

“乌鸡国?”玄奘沉吟,“既是国度,当有君王。我等可倒换关文,歇马一程。”

师徒几人牵马挑担,进得城来。只见市井喧哗,人烟凑集,做买做卖,倒也热闹。只是细看之下,那往来行人,虽衣冠整齐,眉宇间却大多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愁苦与惊惶,市面繁华之下,似有一股压抑之气弥漫。就连那酒楼茶肆中的谈笑,也显得有几分刻意与低沉。

玄奘心善,只道是百姓生计不易,未曾多想。孙悟空却暗自皱眉,他灵觉敏锐,更兼火眼金睛,已察觉这都城上空,虽无冲天妖气,却隐隐笼罩着一层淡薄却凝而不散的灰败死气,尤其那皇宫方向,此气更浓,其中更夹杂着一丝极其隐晦的妖异波动。

“这乌鸡国,怕是有古怪。”孙悟空心道,却未立刻点破,只暗自留心。

寻了家洁净客栈住下,安置了马匹行李。玄奘便欲前往皇宫倒换关文。孙悟空道:“师父,今日天色将晚,恐不便朝见。明日早朝再去不迟。俺老孙看这城中景象,似有蹊跷,待夜间先去探探虚实。”

玄奘素知悟空本事,点头应允。猪悟能只想饱餐一顿,早早安歇,沙悟净自是听从师兄安排。

是夜,二更时分,万籁俱寂。孙悟空嘱咐八戒、沙僧守护师父,自己却捻诀,使个隐身法,悄无声息遁出客栈,纵云直往皇宫而去。

至皇城上空,按落云头,悄步潜踪,但见宫禁森严,甲士巡逻。那皇宫内苑,殿宇重重,楼台叠叠,虽金碧辉煌,却透着一股沉暮之气。孙悟空径至那妖气与死气最浓之处——国王寝宫所在区域。

隐身潜入宫苑,但见奇花异草,多半枯萎;玉砌雕栏,略显斑驳。宫女太监,个个面带戚容,行色匆匆,不敢高声。孙悟空心中疑云更甚,蹑足潜踪,来至一处偏僻殿宇,但见匾额上书“景德殿”三字,殿内灯火昏暗,寂无人声,那灰败死气正是从此殿中透出。

他穿墙而入,只见殿内陈设简单,香案上供着牌位,竟是已故王后之灵位!案前蒲团上,背对殿门,跪坐着一人,身着龙袍,正是乌鸡国王!只见他身形消瘦,肩头耸动,正对着牌位低声啜泣,语带哽咽:

“梓童……朕的梓童啊……你死得不明不白,叫朕如何心安……如今这宫中,妖氛日盛,朕……朕这国王,做得有何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