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早埋土里了

晚上回工坊,苏明跟老艺人们说:“咱们的手艺,现在不光镇上人知道,县里人也知道了。以后啊,说不定还能传到更远的地方。”马大爷笑着说:“都是你折腾的好,不然咱这老手艺,早埋土里了。”

苏明摆摆手:“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大伙儿一起干的。以后咱还能做更多花样,比如把竹编做成杯垫,把面塑做成发夹,让老手艺融进日子里,越活越年轻。”

月光照在工坊里,竹丝、面团、彩线摆了一桌子。老艺人们还在忙,苏明坐在旁边看着,心里踏实得很。

苏明看见客人用塑料杯垫,又动了心思。那天工坊来了个姑娘,杯子底下的塑料垫滑得差点洒了水。苏明瞅着马大爷编书签剩的竹丝,凑过去说:“咱编竹杯垫呗?防滑还好看,喝茶用着得劲。”

马大爷正收拾竹丝,抬头说:“杯垫得圆的吧?编圆的费劲儿。”苏明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圈:“不用太圆,方的也行,四指宽,编密点就不滑了。”说着捡起几根竹丝,试着编了个小方块,虽然歪,但能看出样子。

马大爷接过竹丝,琢磨着起头。苏明在旁边递竹条,还说:“编的时候夹根彩绳,一圈红一圈棕,看着亮堂。”马大爷试了试,彩绳绕在竹丝里,还真好看。第一个竹编杯垫成了,方方正正,红棕相间,放在桌上稳稳的。

姑娘看见,当场就买了俩:“我家茶几就缺这玩意儿,比塑料的有质感。”苏明赶紧让马大爷多编,有方形、圆形,还在边缘编小波浪。小林拍了视频,配文“竹编杯垫,喝茶不滑手”,订单又爆了,有茶馆一次订了五十个。

这边杯垫卖得火,苏明又瞅着赵奶奶的面塑。之前做胸针时,有妈妈问能不能做发夹,给小姑娘别头发。苏明跟赵奶奶说:“咱把小面塑粘在发夹上,做成面塑发夹,肯定受欢迎。”

赵奶奶捏着小面团:“发夹软,粘得住吗?”苏明掏出强力胶:“您先把面塑晾干,再用这个胶粘,肯定掉不了。就做小花朵、小蝴蝶结,颜色亮点儿。”

赵奶奶选了粉色面团,捏了朵小桃花,晾干后粘在银色发夹上。第一个面塑发夹成了,粉嫩嫩的桃花别在头发上,特别显气色。苏明拿给乐乐的小表妹看,小姑娘直接抢过去别在辫子上,不肯摘了。

赵奶奶越做越顺手,做了小草莓、小猫咪发夹,还在面塑上刷了亮油,不怕水。小林把发夹和杯垫搭成“居家套餐”,卖给宝妈们,一下就卖空了。有个妈妈留言:“女儿每天都要别着桃花发夹上学,说自己是小公主。”

工坊的活儿多了,苏明又想找帮手。镇上有个待业的姑娘小娟,

晚上回工坊,苏明跟老艺人们说:“咱们的手艺,现在不光镇上人知道,县里人也知道了。以后啊,说不定还能传到更远的地方。”马大爷笑着说:“都是你折腾的好,不然咱这老手艺,早埋土里了。”